“也没什么,可能年纪大了,总是会想到以前。”
的确妈妈最近开始越来越怀念以前,动不动就提曾经。
就连去孤儿院做义工,也是因为想到她当年受苦的时候有人伸出援手,这才想着报答社会。
妈妈有这样的想法,陶梨很支持。
这样或许是缓解,控制她抑郁症最好的办法。
“已经倒闭了,我之前夺回陶氏集团有了钱,本想要还恩,结果派人去打探过,黄了十来年了,一点痕迹没留下。”
“这样啊!”孟建玲也有点失落。
“行了,你先忙吧,一个小时以后来接我。”
陶梨掐算时间,把双城这边比较秀的医疗资料整理好交给资料库,在继续建档,顺便看一下参加峰会的各位医师,这才下班。
娄阅门口堵着她夸,“你也要顾及身体,别太忙了,距离峰会不是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咱们顶多算个凑数的,你尽力就好,我有自知之明的。”
“放心,我会尽所能,不过既然比了,那就得拿出比赛精神来,永不服输,不争第二,只拿第一的劲头。”
“双城虽然小,人才也不是完全没有。”
陶梨的话,慷慨激昂,听的娄阅眼睛发光,“好!有陶医生,我如虎添翼,很有信心。”
“您先激动着,我去接我妈回家了。”
娄阅一把给人拽住,“你不是一直都挤公交还没个车吧?”
“我给你派一个。”
二话不说,直接让后勤的人开过来一个小车。
“虽然不怎么好,但代步绝对够了。”
陶梨抿唇,“谢谢您。”
她却之不恭,只能接受,更何况,是真的需要一个车,跑来跑去才方便。
钱被妈妈管的严,更何况还要给她请医生,总之还是要省着点花。
突然感觉,她的人生还是挺幸运的,不少人帮忙,总之过的不算太差!
陶梨走后,娄阅摸了摸本来就没剩下几根头发的后脑勺,“也不知道这份诚意,厉董能不能领情啊!”
孤儿院就离小公寓有六七里的路程。
算是很近。
陶梨拐个弯就到。
门口放着俩个小石子,有种古色古香的建筑感。
听周边的人说,这里原本是个落败的博物馆,后来辟出来做了孤儿院。
门口堆放着不少爱心人士送来的棉衣和被子,还有一些零食和玩具。
陶梨下车,看着不少孤儿院的管理者在核对,入册。
“用我帮忙么?”她笑着打招呼。
因为妈妈在这里当一周的义工,她每天都来接,不少人已经认识她了,纷纷打招呼。
“陶医生,你又来接妈妈了啊?”
她仿佛落地户,跟城市和人融为一体,这种小城里的安逸感,让陶梨有些错觉。
仿佛之前泼天富贵跟她无关似得。
“对,来接我妈,顺便看看能帮什么忙!”
没等对面管账的关老师说话,就听见一道熟悉的声线,“恐怕没什么能是你帮上忙的了,今天工作告一段落。”
“大心理师,您的课开完了?”
关老师对她恭恭敬敬的弯了弯腰,满脸的感激之情。
“你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