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表明身份(1 / 2)

以温庭晚的政治细胞,能想通这些。却不能接受,也难以判断个中孰是孰非。只感心中五味杂陈,万般无奈,无限苦涩。

“呵……呵呵呵……”一连几个苦笑,她泪眼朦胧,深深叹道,“无辜的,永远是孩子!”

夜长辞有何错?为何要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父亲啊父亲,你在做出“顺水推舟”的决定时,可曾想到这一点?

可曾在心中,为长辞落泪?

他若是有夺嫡篡位之心,又何必在三英争储中,故意相让?

同样,我前世的那双儿女,有何错?为何要随母亲一道,成为父亲夺权阴谋的牺牲品?夜慕寒,你宁可来护城河边为我落泪;为何不肯对你自己的亲骨肉,手下留情?

命温婉婉来掐死他们;还让人把他们的尸首喂狗……在说这句话时,你心里可曾滴血?

哼,滴个鬼!!

护城河边,渣男指定是惺惺作态给谁看!

正暗暗愤然,被陈仓的一句感叹拉回思绪……

“夜长辞,的确令人遗憾。”

不可能不被她这句苦涩的感叹,给触动到。但站在旁观者的立场,陈仓的意志和思维始终清醒,便话锋一转道,

“可这对我木兰,只有利没有弊啊!”

这就是男人,政坛上的男人,永远没有女人那样的感性!

夜长辞之死,无疑让夏国南边的军防受到重创,木兰顿无后顾之忧。

这一点,温松谱看得到,但他认为木兰不足为患。当时的夏国无大燕之侵扰,基本是“内忧大于外患”。是以才选择狠心让长辞父子去死,毕竟站在“忠孝廉耻”的角度,夜谨言本就该死!

但同时,温松谱也彻底得罪了慕如初。犹如三国史上,荀彧和曹操的翻脸:主子不会再重用已分道扬镳的臣仆,却也不会杀他。

渐渐冷静下来的温庭晚,立马想到了这层:

“而正是因为谨言将军和长辞之死,让慕如初彻底记恨上温松谱。故,温家后来的血案,慕如初横竖都会冷眼观之,对吗?”

“公主一语中的!”陈仓赞叹接话,“这就是为何温家倒台后,夏国朝中除岐王外,无人再敢保温松谱的原因所在!”

闻言,温庭晚勾唇苦笑。继而柳眉一挑,很平静的追问道:

“那么将军认为,当初是温松谱将长辞的身世真相,告诉了夏君主?”

“不好说!”但见陈仓皱眉思索,很实诚的回答道,“但属下更怀疑,慕如兰!”

“……”温庭晚浑身一凛,怔住。

是啊,这里头别有居心的人,太多了!

不排除姐妹恩仇中,延庆寺风波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慕如兰步步为营的复仇,还在后面……

最关键,延庆寺风波中,温松谱只知道慕如初偷人怀孕,未必就肯定这是她的二胎。那么,夜长辞的身世掩盖得如此好,父亲大人怎就察觉到了?

慕、如、兰!!

难怪那阵子,父亲和夜慕寒一家走得比较近,还对渣男有比较褒扬的评价!哼,定是受了慕如兰的蛊惑!

再者,父亲大人即便知道长辞的身世真相;即便看出慕如初有“让儿子夺位”之心;以他为官的谨慎,也未必会贸然将此事捅到夏君主那里。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慕如初提携过他……

最关键,捅过去后,证据呢?

你凭什么说长辞是慕如初所生?

所以,能干出这事的,只有慕如兰!而她拿出的证据,很简单……

夜谨言独守空闺的正牌娘子!!

只要略施小计,让那色鬼君王跟这村妇共度一晚,就能立马检验出:夜将军的夫人,竟还是个处?

那么,如此大的儿子当年从何而来?夏君主能不去暗中调查?

纸包不住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慕如兰利用女儿“夜朗星”这根纽带,轻而易举就能跟君王再次走近。继而暗中蛊惑之,一点点引导君主看到慕如初的私情,对慕如兰来说,信手拈来!

呵……呵呵……

果真“姐妹恩仇”,谁能笑到最后,还是个未知数!

慕如兰处心积虑、步步为营,除掉了妹妹的儿子和女儿,却依然未能让自己那人渣儿子拿到兵权、当上储君;

慕如初未雨绸缪、步步防范,却还是痛失爱子爱女?最关键,她现在是否知道夜朗星不是她的孩子?是否知道自己被姐姐算计,杀死了亲女儿?

想到这里,温庭晚莫名的心头一震……

“丫头!丫头呢?”

顿时,她一惊一乍起来,“故事讲了这么久,和丫头有啥关系?!”

特么全在说夜家的那点破事,丫头根本没出场好不好!

尼玛,刚才的思维焦点全在夜长辞、慕皇后、以及老父亲身上。一时竟忽略了,丫头是去打听自己身世的……

“呵呵,公主终于想起来了?”

陈仓呵呵一笑,继而郑重其事道,“很明显,绿翘就是当年被山匪劫走的,那个弃婴!!”

故事其实没讲完,还有更劲爆的在后面。只可惜,刚刚被公主打断了。

“那女婴,没死?”温庭晚顿一脸震惊,脸色煞白。

并非猜不到这显而易见的结论,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