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寻和薛在隐没在人群里,等着国子监开门,视线却一直落在人群里一个正笑着接受所有人祝福的男子身上。
那人十二三岁的样子,长相清俊,气度不凡,远远看着就是一副翩翩公子的样子,眉宇的贵气昭告着他的身份不普通。
“青之兄弟一定能成为杨大人的学生,我们这些人就是陪衬的罢了,我先在这恭喜清之兄弟了,你极其有可能成为继杨大人之后最年轻的一个进入内阁的人。”
“对啊,以后还请清之兄弟多加照佛了,杨大人那样一个严肃的人是不会轻易收弟子的,突然看上了国子监的学生,必然是因为想收你为学生,又恐怕惹人不满,才打算以国子监这次考试为由收学生,毕竟整个国子监只有清之熊i你一个人写出了那治理边境干旱的文章,这文章可被不少人传阅了,听说就连陛下也称赞了你。”
“可不是,这国子监除了清之兄弟还有谁能入得了杨大人的眼?祭酒可说了,整个国子监学问最好的人就是清之兄弟。”
几个学子站在祝清之身旁笑着恭维道,眼里有明显的讨好之意。
祝清之听见这话却只是笑了笑,“几位过誉了,杨大人此次来国子监招收学生,定然是要在所有人中找寻最优秀的那一个,清之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国子监卧虎藏龙之辈如此多,真不一定是我。”
话虽如此,但他脸上却露出了势在必得的神情的,杨大人此次若是没选他成为学生,那其他人也不可能有机会,毕竟放眼整个国子监,只有他的学问是最好的。
他是不会信杨明会放弃选他做学生的。
一旁几个人听见这话,又开始了对祝清之新一轮的吹捧,不少人看见这情况,也纷纷加入了。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此次杨明会选的学生一定是祝清之。
傅寻看了那人一眼,却很快移开了视线,他对此倒是没什么欲望,只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让杨大人提点一二就行了。
郑心儿却有些不满地看了那些人几眼,“哗众取宠的小丑罢了,本王倒觉得此次杨大人会选的人不会是祝清之。”
他兄长虽然看了对方的文章却也没做虎多余的评价,只说太过于纸上谈兵了,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说很欣赏对方。
国子监里祝清之的学问确实算是不错了,得到了不少助教的夸赞,但要论博学多闻的程度他觉得傅寻会更厉害。
首先,就傅府那一屋子各种孤本,估计国子监就没有第二个人能看全过,傅寻却全都看过,虽然有很多不懂得地方,但还是找祭酒一一解答了。
这样想着,他就更看不上对方了,实在是过于高调了。
然而此话一出,一旁围在祝清之身旁的学子却不满了,“夕王爷这是什么意思,可是在说清之兄弟不配被夕阳大人选为坐学生,那你说这国子监还有谁配?”
祝清之听见这话也看向了郑元夕,眉心见隐隐露出了不耐烦。
若不是看在对方还是个王爷的份上,他真不想理会对方,毕竟是一个无权无势的人,论手中权利,和皇上恩宠,完全比上不上他们永明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