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点,她是很清楚的。
都督大人绝不可能做无把握的事情,他就算不为自己想,哪孩子呢?
难不成他还愿意看着他的孩子因为他收到牵连吗?
太子也赶紧召集幕僚,对此事进行商议。
帝王痊愈,并且召见了太子的消息一出,很快后宫中静默的妃嫔们活了。
一个个千娇百媚的女子,涌入了昭华殿,顿时昭华殿内香风四溢,娇声连绵。
真情还是假意,反正哪梨花带雨花带俏的模样,就算帝王心如止水,此刻也化为了一潭春池。
紧随而来的,那就是宫里宫外的皇子们,纷纷上书求见帝王龙颜。
紧随而至的自然就是朝臣们恭迎皇上亲政。
太子就算还没有从这动**中回过神来,他还没有做好交权的准备,但是……
太子殿下亲率朝臣到昭华殿,恭祝帝王龙体安康,恭迎帝王上朝亲政。
帝王也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顺应民意,走出了昭华殿。
文武百官齐聚,唯独少了那提了辞呈的都督大人。
太子还政,陆陆续续也近一个月的时间,那也还只是个大概。
帝王听着太子的禀报,不时赞许有加。
当听到十三子钟晔霆曾经想要奔赴战场,平乱卫国的时候,帝王还召见了这位他都忘记了的儿子。
虽然十三皇子还未及冠,但是念及不失皇家风范,帝王龙心大悦,当即封王——卫王,以后伴君议事。
都督大人请辞的事情,好似在皇权交接中被遗忘了。
另一个被遗忘的人也突然回来了。
那个自动请缨前去西北的平王回来了,说是受了重伤,伤了了脑子,记忆出了混乱,加上身上的伤反反复复,所以没能及时的跟朝廷取得联络。
近来伤势痊愈了,脑子里的东西也慢慢的想起来了,所以赶紧回朝。
同时也因为自己没能完成肃清逆臣,查明真相向帝王请罪。
“父王恕罪,当时南有战祸,北有灾荒,王弟也是为了替儿臣分担一部分职责,更何况当时暴动肆虐,王弟前去本就是危机重重,王弟能够安然归来,儿臣已经感激不尽,望父皇免了王弟的责罚,要罚也是儿臣该罚。”不得不说,太子回到原有的位子,这脑子还是很清晰的。
“皇上,太子仁厚,平王大义,恭喜吾皇,我朝皇子能由此兄友弟恭的风范,我朝何愁兴盛繁荣!”
“恭祝我朝兴盛繁荣!”
……
听听这振聋发聩的马屁声,帝王只是不动声色的看着跪了一地的朝臣和皇子。
“平王自告奋勇,不怕危险,为国为民,其心可嘉,但是未能完成任务也是事实,死罪可逃,活罪难免,罚两年俸禄,入吏部学习。”这旨意一出,全场都愣了。
这算什么惩罚?
王爷没了俸禄难道就不能活了吗?
入吏部?
是什么意思?
那可是管着文武百官的升迁罢黜事业的部门,是捏住了官员气门的部门,平王进去了,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