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东宫疏离(2 / 2)

历经朝廷动**的重臣老臣,几乎无人出声。

就连年轻一代的官员,都很少有人发话,只是轮到自己的时候,模棱两可的说着让人找不到错处的,实际却毫无意义的话。

这怎么会是一个监国太子执政议事的正常场面。

可是,他这一进宫就能看出的问题,好似太子一行人毫无察觉。

反而感觉,他们自吹自擂,自敲自打的样子很是享受和满意。

“臣鲁钝,不知都督大人对此有何高见?”蒋堃曾不合时宜的问了一句,他还记得当时那瞬间静默的场景,刚才还洋洋自得,夸夸其谈的人顿时哑了,虽然极力掩饰,也掩不去那一抹不满。

一直没出声的老臣们则是翻起眼皮看了看他,虽然只是微微抬眸一扫,但是他都觉得那是一种让他难以忽视的……意味。

“蒋爱卿有所不知,裴爱卿自打成婚以后,就淡出朝政了,孤也不愿裴爱卿那一身本事荒废了,可是想想裴爱卿一生命运多舛,难得有了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孤也该给他个机会和时间,好好享受这天伦之乐。”

“这样的小事也就没必要打扰他了,若是北边有了大动静,那自当请裴爱卿出台坐镇。”太子冠冕堂皇的一番话,听在蒋堃的耳里,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都督大人已经远离朝政了。

也就是说,这事,或者是不管大小事,太子殿下都未曾征询过都督大人的意见。

这是什么谬论?

想当初皇帝当政的时候,都督大人都还没一手掌权的时候,帝王都得遵循他的意见。

怎么到了太子监国这里,就完全把都督大人抛在一边?

“臣鲁钝,还请殿下恕罪。”太子这是自欺欺人还是掩耳盗铃?

亦或是坐进观天,夜郎自大?

帝王呢?难道皇帝也任由太子如此胡乱非为?

不留痕迹的扫了一眼现场的官员,对此好像也是习以为常。

这是一种何其诡异的场景,他是外驻的地方官员,这京城的局势虽然有关注,但是从未想过,当他真正面对的时候,是这样的,和相像中,或者是说从他们获取的信息中表现出来的天差地别。

这也就是为和地方官员在宫廷政变中容易当垫背的缘故。

也或许正是因为地方官员脱离了京城的诡谲形势,反而有种旁观者清的意境。

所以政权更替中,为何有些地方官员非但没有收到牵连,反而受到重用。

在朝为官是门学问。

蒋堃历来对自己有自信,此刻都有了片刻的迷茫。

但是当他重新梳理了一遍自己的所见所闻,他还是亲自见一见都督大人。

所以,他受邀来了。

也直言不讳的把话题摆到了桌面上。

“太子监国,内阁审议,蒋大人无需多虑,这天下一时半会乱不了。”裴烨随口而出,至于太子对他的刻意疏远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