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试点(1 / 2)

璃城,堆积的雪花覆盖了整个世界,知府大人购买的府邸不算大,但是也不小,他是购买了紧挨的几处民宅,打通院墙,重新修葺而成。

自从准备大婚以来,蒋家就已经有人专门过来操持,新郎官蒋堃根本不用操心。

随着贺礼的陆续到来,蒋堃神色不变,一切都交给了管家打理,只是两张银票以及一封信,管家送达了他的手中。

十张各一千两面额的银票,其中五千两是贺礼,五千两是让他开设学堂的费用,并且让他把先生的津贴算在府衙的支出里。

也就是说,这学堂是官办,并阐明,这是官办,而非都督大人私设。

明明是都督大人的笔迹,可是落款却是裴烨的小章,没有以范葙柠的名誉,更没有以施维的名誉。

蒋堃何等聪明之人,顿时明白了这是夫人的意思。

可是为何选择试点在璃城,在他的权属范围内?

但是不管她为何如此决定,于公于私好像都没有拒绝的余地,当下就招来了州府官员,商议此事。

就着大婚的影响力,州府同时发出了公告号召,并且发布了择贤令,可推荐也可自荐,并且制定一个能够长期运行的津贴标准。

蒋家门下本就是学生遍布,术士满员,就算一时半会招不到人,那么蒋氏门中的各位也可及时顶上,不至于让这各计划搁浅,这是蒋堃执行到最后才反应过来的问题。

他没有想到,就算是丰厚的报酬,也并没有让人愿意进入学堂,尤其是招生,同样艰难。

这出乎蒋堃的预料之外,本想着官学办上,老百姓应该积极响应才是,为何反而这么难?

好似一切都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期进行,反而都超出了他们的预想,甚至于开展的难度并不在于财力,而在于人。

可是这是都督夫人交代下来的任务,虽然是夫人之命,但是盖的是裴烨的章,也等同于都督大人的命令。

更何况,这本就是利国利民的事情,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事办成,其实对于自小以来做任何事都事得心应手的蒋堃来说,是一件从未有遇到过的挑战,也激起了他的好胜心。

如果说执行是初心,那么挑战就是历程。

随着工作的推进,他才发现了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当地的权贵表面上看起来是积极响应,并且大力支持的,甚至还愿出资出力,实际上呢?

百姓推举的先生都以各种理由推拒,适龄儿童也都是纷纷避让,明明有着渴望入学的眼神,却有着更多的恐惧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