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谢过母亲好意,以后儿子的院子里,母亲还是少来的好,若是这院子里少了什么人,没了什么东西,儿子到时候是该向母亲索要呢?还是不该?”宋少卿这硬钢的态度可是丝毫未曾松懈,清宁就算不好奇也是忍不住的发散想象空间。
“忡儿多虑了,既然没什么需要母亲操心的,那母亲可就懒得操这分心了,你今天也累了,早点歇着吧。”宋夫人慢条斯理的说完这话,这才转身带着人走了。
来的气势磅礴,走的也算是气定神闲。
只是这一来一去,到让清宁看不清了。
“家宅不宁,必有灾殃。”这话不知不觉,不知怎地就出口了。
估计是听师父讲多了,自然就记在心里了。
“看你是个机灵的,怎么是人是鬼都分不清就随便答应,小心被人卖了还说人家是好人。”宋少卿皱着眉头,冷冷的看着清宁,这话说的可就不大好听了。
当然,比起他怼宋夫人的话来,已经不算什么了。
“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清宁长长叹了一口气,说了句大实话。
宋少卿不怒反笑了,这年头的人都习惯了转着弯的说话,偏偏这死丫头总能把话说的直白无比。
“你是不得不低头,还是巴之不得的离开小爷?”啧啧,开始秋后算账了。
“公子,听说外面世道很乱?也不知道去九溪观的路上安全不安全?”清宁的晶亮的双眸不闪不避,直接看向宋少卿,这才看出来他身上裤腿边还有血迹,莫非他一天出去杀人了?
“朝廷的军队驻守在晋东,我们在晋阳,可是从晋阳到晋东,还有长水、干邑这些地方有东羌族,还有起义暴动的难民,你说乱不乱?”宋少卿没有好气的回答,他今天跟着父兄一起出去,处处是险情。
“朝廷不是已经收复失地了吗?那国公爷不是还护送难民回这边安居乐业的吗?”清宁很是不解,这不管哪个郡守,不都是朝廷的兵吗?
只要他们还没扬旗造反,他们就还是朝廷的兵马,他们配合上朝廷的兵马,镇压清缴不是很简单的吗?
“难民?国公爷和世子押送的途中遇伏,差点就命丧黄泉了,现在还在晋东养伤呢,这难民被屠杀的事情,够朝廷乱上一久的,谁会真正关心这天下百姓是死是活?”宋少卿的脸上有着不符年龄的成熟和气概,原本以为他只是一个被惯坏了的纨绔子弟,谁能想到他还有一份忧国忧民的心思。
“数万难民?全没了?”让清宁难以想象的是,当初和他们一起走的人,那浩浩****的队伍,那拖家带口,经历了绝望又看到了希望的百姓们,全都没了?
屠杀?
什么概念?
若不是她身体不适掉了队,他们如果一直跟着队伍的话,是不是也该命丧黄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