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外交郎,说是外交,但跟外交真的没什么关系,纯粹就是为了赚钱用的。
也就是说,一旦朝廷有什么地方需要用钱的,或者需要做什么生意,都会交到郊外郎的手上,根本不需要这位外交郎去外交,他只要赚钱就行。
只是因为沈安安是皇上钦点的金牌人,因此皇上很有可能会有别的打算,不管沈安安能不能在这一次的商会中夺魁,她未来的这条路都不会太过差劲,而顾从臻,就是想让沈安安的路更顺利一些,更轻松一些,他现在能做的便是这个,因此对于能考中秀才一事,他真没觉得有什么好高兴的。
只是看着家里人高兴,他自然也会跟着高兴起来。
唐先生一直叹息,说着什么天妒英才的话。
他教导了顾从臻两年多的时间,仅仅两年,却已经超过了不少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这一次能考中秀才,完全在他们的意料之中,而顾从臻还故意藏拙。
若是要去考举人,也不是没有一点儿机会。
想了想,唐先生就顺着顾从臻的话道:“你可知晓,现如今去考举人,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我的想法是,你可以试着三年后再考,成绩会好一些,甚至以你的才智,还能在科举上一举成名,若你能一直考中举人,进士,进入殿试,身份更会大有不同,今天就算考了,也只能停留在举人这一步,想要考进士,你的机会不大,你何不如等到三年后再来?”
“三年时间太长了,谁知道事情会发生什么变故?先生,我现在最想做的,不是什么稳妥,而是想用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做到最好!”
唐先生猛然一顿,点了点头,明白了顾从臻的打算,也没有继续劝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会尽我所能,帮你做到最好,从今日起,你每日过来我这边看书,我会给你所有我所知道的资料,至于其他的资料,就由你自己去想办法的。”
“多谢唐先生。”
“谁让你是我这么多学子当中,天分最好的一个。”
顾从臻过目不忘,却从来不会急躁。
教导这个学生的时候,唐先生根本不需要操心什么。
只要提点一下,帮忙解惑就可以了,很多东西,顾从臻都能靠着自己的悟性看懂,读懂,甚至不比他教导的进学速度慢,若非身体缺陷的原因,他还能学到更多的,更好,完全有把握这一次的举人考试,说不定还想像考秀才一样,做到把控成绩的程度。
顾从臻并不知道唐先生所想,他成功从唐先生这里得到了唐先生珍藏的资料后,就派人送回去自家的书房。
唐先生见状心里有些火气,还特别嘱咐顾从臻一定要宝贝这些东西,这可是非常珍贵的,顾从臻一一应下。
之后,顾从臻又去找了哑巴先生。
哑巴先生的能力有目共睹,经过他的提点,胡三郎大有长进,否则这一次也不会在短短两个月内,达到能考入秀才的地步。
胡三郎之前因家里发生的灾难,又有为奴为仆的那段日子,让他错过太多的学习时间,他不像是顾从臻可以过目不忘,经过一年半载的时间不读书,不看书,不背书,还被磨了性子,对于以前学到的东西,也就忘的七七八八,日常所用没有问题,真要去考试的话,不好好复习功课根本没有机会考中。
原本胡三郎也没觉得自己这一次能考中,但经过哑巴先生的提点,他也懂得了不少学习之道,愣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了解到了考官的品行和喜好,着重找重点复习,果然中了秀才。
顾从臻自然不会看低了这样的哑巴先生。
他找哑巴先生,和找唐先生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从他这里得到更多考举人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