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征兵处(1 / 2)

……

咸阳衙门。

“两天,七万人?”

范雎看着眼前的征兵文书,表情极为惊愕。

他才来咸阳两天,屁股还没做热呢,十万人的征兵标准,已经完成了七万。

“没错,就是两天七万人。”

呈递文书的文书官道:“大王很有号召力,当征兵的事情传出去后,许多人大老远的赶来,就为参军,两天七万人还是我们这些文书官得吃喝拉撒睡,否则恐怕早就征完了。”

闻言,范雎笑道:“呵呵,这东秦军的好处许多,百姓喜欢自然争先恐后的加入。”

“应该不只是为了好处。”

文书官回忆了一下,接着道:“大王号召力很强,下官看到有六十岁老太拽着独子前来,告诉独子不求他尽孝,只让他报效王恩。”

“还有一家兄弟四人全部前来的。”

“甚至还有父子二人一起来的。”

“……”听到这些,范雎眉头一挑,笑道:“大王仁义爱民,民自以义报之。”

王恩浩**。

这四个字,在其他诸侯国国,或许就是个屁,但在秦国,这是秦武给百姓们实打实的好处的体现。

虽然驰道这种方便出行和运兵的工程未在东秦之地修建过,但西凉来的那群军转官吏得到了秦武的授意,也是做了许多实事。

有冤屈的,帮着伸冤。

家里没多少劳动力,开不起荒地的,给耕牛和奴隶。

住在偏远地方,吃不到水的,给打井。

农田太多,河流太远的,帮着修建水渠。

受匪盗骚扰的,帮着消灭匪盗。

被豪族兼并了土地的,帮着把土地要回来。

还有许多好事。

每个人都知道,秦武爱自己的子民,那人们自然就爱这个君王。

“正所谓王恩浩**啊!”

范雎笑着感叹一声。

“估计再有两天就能把十万人的兵源收齐,但下官觉得,是否应该再多扩收一些。”

文书官问。

“大王说征十万,那就征十万,咱们nbsp;“是。”

文书官拱手领命,而后离开了衙门,继续主持征兵事务。

……

三日后。

征兵完毕。

在咸阳城的军营校场上,十万个新征募的士兵站在一起。

他们面前是一个高台。

高台上的人,是蒙恬。

“他怎么这么年轻?”

“这不会就是蒙将军吧?”

“我还以为会是从西凉派来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将,来带领咱们呢。”

“唉……

我怎么觉得这蒙恬是大王的亲信,是走后门进来的?”

“别瞎说,大王安排亲信有的是地方,他会往军队这种国之重器安插亲信?”

“……”士兵们议论纷纷。

对于蒙恬这个极为年轻的将领,所有人都是一个态度——不信任。

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军队里也不是没有武者,你蒙恬就算武力强,有什么用?

再者军队时行军打仗,不是比武,比起一个武力强的人,还是更需要一个有头脑,可以主持一切的稳重的聪明人。

“诸位……

我……”蒙恬开口想要说话,但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有点后悔了。

早知道还不如从小兵干起,一路当上将军,那样的话威望就积攒下来了,总比现在要好得多。

“诸位听本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