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义渠王(1 / 2)

首先是从事采矿工作这一点。

前来西凉的移民们本来就是在魏国西部从事采矿和冶铁工作的,如今来到西凉还能干老本行,他们反倒是更加高兴。

而第二条,赏一百西凉铜币和二十袋精面,这福利就太大了。

由于和秦国距离很近,魏国人知道秦国有个叫西凉的地方,是有自己的货币体系的。

这就是西凉铜币。

周银不是用银做得,但铜币确实是用铜做得,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价值。

而得益于军工坊中的大明工匠们拥有千年后的工匠技术,他们造出来的铜币在当前时代根本没有任何仿造的可能。

周银的购买力和货币信用,来源于周天子这位九五至尊,以及国库中储存的金银财宝。

而西凉铜币则与其完全不同。

铜币的购买力和货币信用,来源于西凉的战斗力。

西凉军战斗力越强,民众们就会越相信西凉军有能力开疆拓土,和强取到更多的金银牛羊马匹。

所以这就导致西凉的金银财宝储量少,但铜币购买力比周银强。

这套货币体系与秦武无关,是卫鞅一点点的设计出来的。

这铜币不是为了和天下诸侯国唱反调,而是为了避免在与诸侯国的全面战争中,因为货币问题受制于人,被敌国使用经济手段控制。

一百铜币意味着什么,这些移民们清清楚楚。

而更有价值的,则是精面。

现在的贵族都难以吃上精盐精面,西凉这贫瘠的地方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却是可以大量出产精面。

只有秦武和公孙成以及少部分人直到,这是天果种种出来的天果,所磨出来的面。

这种精面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珍宝了。

珍贵到吃上一口下一秒就死也可以的地步!

“多谢大王!”

武涛很是欣喜,开了个头,朝秦武纳头便拜。

“多谢大王!”

随后是其他所有的人。

“谢倒是不必,今天发给你们的,本王也给西凉的其他人发过,你们自此兢兢业业的生产生活就行。”

秦武抬手道。

随后大量的士兵跑进定远城内,将铜钱和精面一袋袋的般运出来,挨个发放给移民们。

“估计得有近二十多万人,这次可真是大出血了。”

卫鞅看着正在排队领取东西的移民们,一脸肉疼的道。

“只不过是一些粮食和钱罢了,我们接下来要向魏国开战,战后能获得不少的钱粮。”

秦武淡然的道。

闻言,卫鞅认可的点了点头。

“大王,我们为什么要对这些魏人移民这么好,他们来了我们就把他们安排去挖矿不就得了,何必又是给钱又是给粮食的?”

一名大臣不解的问。

“想要做一番大事,就得有大格局。”

秦武负手而立,淡然的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本王的眼里天下人本是诸夏华族,不分内外,只分臣服的和有待臣服的。”

“大王的确是有大志向的,在下并未跟错人。”

卫鞅点了点头,朝秦武拱手道。

“本王确有大志向,也很拎得清,西凉人乃是本王的基本盘,待遇自然和其他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