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愈发昏庸(2 / 2)

元历谨心情烦闷,道:“让他回吧,朕今日谁也不想见。”

小总管道:“可是,御史大人已经来了两三次。”

元历谨怒起:“朕说了不见就是不见,你听不懂吗?”

小总管吓得立刻匍匐跪下:“陛下赎罪,是奴才多嘴了,奴才这就去回话。”

大总管连忙道:“陛下息怒,眼下朝廷之中,有摄政王把持,更何况摄政王本就比较得民心。陛下这几日心情不好,但也不能总这样下去,否则,这朝廷的大权,怕是又会朝摄政王那边倾斜。请陛下三思啊!”

这话,元历谨总算听了进去,想了想,道:“既如此,那朕就见一见吧!”

大总管松了口气,赶紧小声示意掌事起身,随在元历谨身后去往养颐殿。

御史杜大人在在门外等候,今日太阳大,晒得他一直眯着眼,可能站太久了,有些只撑不住的样子。

远远的看到元历谨走过来,赶紧抖擞精神行礼:“参见陛下。”

元历谨不耐烦的越过他直接进了大殿坐下,道:“行了,废话少说,找朕有什么事?”

杜大人整理好词汇,俯首道:“陛下,最近这朝中,递上来不少折子,各处杂七杂八的事情,一直未能处理。有几处从去年就收成不好的,到现在,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等着朝廷的救济粮。微臣去问户部为何一直不办。才得知陛下一直未曾批示。还有,淮河决口之事,都拖延许久了,这堤坝,再不修,百姓可是苦不堪言呐!”

元历谨揉揉额头,皱眉:“朕知道了,当是多大的事,放心,朕会处理的。”

听他这么说,杜大人就更急了:“陛下,是真不能再拖了啊!”

“你要朕说多少遍,会处理的,能不能让朕清净会儿!”元历谨厉声,神情愈发烦躁。

杜大人到了嘴边的话赶紧吞咽回去,拱了拱手,告退离开。

出了大殿,碰上户部尚书,拱手悄声问起来:“杜大人,怎么样了?”

杜大人摇头叹气你,边走边抱怨:“当初摄政王协理朝政时,何曾这般过。眼下这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啊!”

户部尚书也抱怨起来:“何止如此,那几个谗臣成日的怂恿陛下去看什么斗武,你知道都是些什么人吗?”

“此事我有听闻,说是把犯人拉出去斗武,输的会被立刻处决,赢得也要跟野兽决斗,说白了,只要被选上,就只有死路一条。”

“那您说,咱们如今该如何是好?”

“谁知道啊!”

杜大人回头看了眼巍峨林立的皇宫,叹息:“边关征战这几年也是一直不消停,若不是摄政王还活着,这半年多的太平都没有。”

户部尚书也看着皇宫,夕阳西下,两人的身影显得格外萧索。

养颐殿内,元历谨手撑着额头,揉着眉心问:“石总管,你说,那楚家父女留在宫里,究竟是好是坏?”

石总管忐忑道:“这话,老奴不太明白。”

“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自从他们父女进宫,太后便闭门不出,原本是自己亲姐妹的孩子,按理说,她该亲近才对,却偏偏闭门不见。整个宫里,都在传,这其中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难道你就没揣测过?”

石总管惶恐的跪下:“陛下,老奴不敢。”

“行了,帮朕把这件事处理干净。记住,不要出现任何纰漏。万一出了事,自己想好退路。”

“可是陛下……”

“可是什么,朕说的很明白了,别再啰嗦。”

石总管只能应下,心里却直犯嘀咕。他其实早就觉得太后对着楚家父女态度古怪,避而不见更是让人生疑,其中隐情,他不敢过度揣测,但想必,定是对皇权有所影响的。否则,元历谨不会让他下手处理。

元历谨累了,便回起身回寝殿休息。

石总管吩咐人小心守着,随即离开养颐殿,去了一趟御膳房。

回来的时候,去宣寿宫那边转悠了一圈,看到楚勿念站在殿外不远处。

这时,孙嬷嬷推开门走出来,道:“楚小姐,您还是请回吧!太后说了,不见。”

楚勿念坚决道:“今日,我一定要见到她。有些话,我必须要问问她。”

孙嬷嬷叹气:“楚小姐,您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这么些年,太后为了陛下,为了整个林氏一族付出了太多,您得体谅她。”

“我怎么体谅她,我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想问她一些问题,过分了吗?”

孙嬷嬷皱眉,挥手:“您还是走吧,太后不会见您的。”

“她不肯见我,那就我进去找她。”

楚勿念一个跨步,就往大殿内冲。

孙嬷嬷反应慢了点,竟让她绕了过去,赶紧的追上去,拉住她道:“楚小姐,这里是皇宫,是太后寝宫,不是能让您胡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