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提起亲事(2 / 2)

“我不管,总之,一听是乡下出身,我就不同意。”顾夫人大声反对。

“娘,你听我说……”顾清耀着急起来。

顾侯爷抬手示意,冲顾清耀使了个颜色。

顾清耀闷闷的住了口,走到旁边坐下。

顾侯爷吐口气,轻轻拍了拍顾夫人的手,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宜安也不小了,仔细算起来,虚岁有二十二了。二十多年了,他对哪个姑娘上过心。既然他喜欢,咱们何不替他把把关?出身不要紧,人品才最要紧,你说是不是?”

顾夫人斜睨他:“一个乡下丫头而已,能有什么人品。”

“这俗话说得好,这英雄还不问出身呢!更何况,你想想拿摄政王妃,怎么都算是乡下长大的。摄政王都能娶得一个乡下丫头,咱们侯府难道就娶不得了吗?”

“这……”顾夫人被反驳的无话可说。

顾侯爷又道:“既然你反对,何不找个机会见见那姑娘,试探一番。时好时坏,不就都知道了。”

“说的倒也有理。”

顾夫人若有所思的点头。

顾清耀在一旁听着,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顾侯爷看向他道:“宜安啊,这婚姻大事容不得马虎,更何况,咱们顾家有顾家的规矩,你娶妻之后,无论如何不得纳妾。我跟你娘会仔细斟酌,你自己也好好想想。半个月之后,咱们再商议这件事。”

顾清耀一阵惊喜:“爹,您的意思,算是答应了吗?”

“还不好说,若这姑娘真有你说的那么好,我跟你娘自然不会反对。只是我们现在还不了解她,所以,且等等吧!”

“是,孩儿明白了!”

顾清耀起身,朝二老作揖,转身便往外跑。

顾夫人大声问:“你这是要去哪?大清早的,饭都还没吃呢!”

顾清耀朝她挥挥手:“我不吃了,你们吃吧!”

顾侯爷看着他跑远,面色凝重起来,叹了口气。

顾夫人察觉不对,蹙眉道:“侯爷,你这是在担心什么?”

顾侯爷目光悠远:“今年咱们还能太平着,可是过了冬,这帝京城怕就不能安宁了。”

“此话何意?”

“前些时日,摄政王暗中来找过我。摄政王,这次回来可不是为了继续做回他的摄政王。”

“那是……”

顾夫人心头一紧:“难不成,摄政王真的要谋反?”

顾侯爷叹道:“若摄政王谋权篡位,那也是众望所归。”

“那侯爷是选择站在摄政王那边,还是陛下那边?”

“你觉得,本侯有得选择吗?”

顾夫人无言以对。

顾侯爷站起身道:“好了,先不说这些了。你记住,这件事,千万不能透露出去一个字。至于宜安,本侯从小对他管教便格外严格。但在婚姻大事之上,本侯想让他自己选。”

顾夫人恍惚点头:“侯爷是觉得,若摄政王真的谋反,陛下绝对没有胜算。”

“那也算不得谋反吧!毕竟,这天下原本就应该是摄政王的。当初先帝托付,本来打算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是太后和林氏一族施压,才令陛下改了主意。”

顾夫人摇头:“妾身实在不明白,这好好的,为何先帝先想到的,不是传位给自己的亲儿子。”

“先帝曾跟我提过,说总觉得太子不像他。至于另外几个儿子,他不了解,总不能易改太子之位。他本就风烛之年,易改太子人选,朝中一旦混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顾夫人不大明白,也就没再继续问下去,站起身扶住他道:“不说了,用膳吧!”

顾侯爷郁郁点了下头,两人相携去花厅用膳。

此时的摄政王府,宋喜乐懒洋洋躺在躺椅上晒太阳。

小棋在一旁烧茶,泡了一杯果茶递到宋喜乐旁边儿,道:“王妃娘娘,茶泡好了。”

突听一阵噪杂声传入耳中,皱眉朝回廊方向看过去。

赵立冬快步走近,看到宋喜乐这么一副惬意舒适的模样,冷哼一声道:“你个臭丫头,当了王妃架子就是大,见了长辈都不知道行个礼吗?”

宋喜乐脸上遮着一把团扇,听到她的声音慢悠悠睁开眼,淡淡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您老来了啊!有什么事儿吗?”

赵立冬气呼呼道:“你这丫头,你说说你都干出的什么事儿,那日你让你爹回去看我,一路上都说了些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