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何金成的三个身份(1 / 2)

马车内,何玉成清点着一筐筐乱七八糟的东西,紧皱眉头啧啧不已:“真没想到,王爷竟然还是如此受人爱戴。我还以为,在百姓心中,尤其这偏远的山村,王爷根本没什么声望呢!”

雪竟天呵呵笑道:“毕竟,王爷摄政多年,为咱们大周做了诸多建树。虽然时隔许久,但百姓多有耳闻,铭记于心,自然尊敬有加。”

元锦羿瞥他一眼,懒散道:“够了啊,这里不是皇宫,你没必要拍马屁。再说了,拍给谁看呢?”

雪竟天赶忙解释:“我说的都是实在话。”

“好了,让本王清静会儿。”元锦羿干脆利落的闭上眼,不再搭理他们二人。

何玉成与雪竟天对看一眼,忍不住有些好笑,却硬生生憋住,没敢笑出声。

宋喜乐一行人很快便到达了府城,在府城落脚之后,便开始忙活准备开新店的事儿,每日忙的是鸡飞狗跳墙,连吃饭都要凑时间吃。

这日忙活完,总算选定了新店开张的具体位置,天色黄昏时,迟玉白疲惫的往回走。

快走到暂住的客栈那一段路,实在饿的不行,便在路边的面摊上点了一碗阳春面,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注意到邻桌来了两名年轻客人,坐下便闲聊,似乎故意压低声音。

青衣青年小声道:“诶,你听说了没,紫云县百岁镇那块儿,前些日子出了桩大事。”

另一人凑上前,不确定道:“你说的,莫不是后梁山村的事儿?”

“对对对,就是那件事儿。说来古怪,那日村子里办喜事,后来新郎官换了样貌,再后来,突然有官兵包围了村子,将所有人都抓了起来。据说是为了威胁新郎官。”

“嗯嗯,我听说的也差不多是这样,后来那新郎官显露了真实身份,竟然是两年前被当今圣上赐死的摄政王。”

“不是吧,真是摄政王!话说回来,摄政王不是早在两年前便死了吗?怎么还活着?”

“兴许是苍天有眼,不想让摄政王就那么平白无故的死了吧!”

“也对,摄政王在时,为咱大周江山可是有不少贡献,百姓都记得摄政王的好。”

两人说着,同时感慨的叹了口气。

迟玉白听的十分仔细,完全忘了面前的面,一口都没吃。

另一桌的两个客人又继续说下去:“不过听闻,似乎那夜新娘子失踪了,你说那姑娘也是没福气,不然啊,随摄政王回到帝京,便是摄政王妃了。”

另一人皱眉道:“不见得吧!摄政王此行回帝京,还不知是福是祸,万一圣上还是不肯罢休,摄政王依然难逃一死。”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咱大周的百姓,哪个不希望王爷活着的。”

“王爷必须活着。我看呀,这次王爷回去,说不定万民请愿,圣上碍于民声,肯定不敢再发难。”

“诶,两位客官,你们的面好了。”摊主一声高喊,端着两碗面笑眯眯的摆放在两名客人面前。

两位客人也就不再说话了,拿起筷子互相客套着,开始吃面。

迟玉白深吸口气,狼吞虎咽的将一碗面吃完,丢下几枚铜板,匆忙赶回客栈。

宋喜乐和幽蓝也刚从外面回来没多大会儿,叫了宋平安一起点了几个小菜准备吃晚饭。

菜刚端上桌子,宋喜乐一口都还没来得及吃,迟玉白便气喘吁吁的跑到桌子边儿坐下,倒了一杯酒往嘴里灌。

灌进去才发现不对劲儿,皱眉道:“这不是茶?”

幽蓝认真的点头:“对啊,不是茶,是酒。今日姐姐突然想喝酒,我们就叫了一壶。你要喝茶得等一下,店家还没端上来。”

迟玉白也懒得管那么多了,烦闷的挥挥手道:“算了,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宋喜乐好整以暇,纳闷儿的问:“迟先生,你在街上是得罪了什么人吗?怎么跑的喘成这样?”

迟玉白端正坐下,缓了一会儿,面色凝重的盯着她道:“我方才在街上,听人说起一些与何金成有关的事。”

宋喜乐微愣,眼神一瞬间冷却,伸手示意:“打住,你不必再说,我不想听。既然已经离开了那地方,无论发生何事,我绝不会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