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喜乐好笑的戳破她的辩解:“没做错什么,二十几岁的人了,向我这个才十几岁的丫头来要钱解决问题,而且一开口就是吓死人的数目?奶,您偏心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就问您,要是让您一口气拿出五百两银子帮衬我,您愿意吗?”
她这话,着实把赵立冬给问住了,紧绷嘴唇眼神闪躲,磕磕巴巴道:“你是我亲孙女儿,当然,我是愿意的。”
宋喜乐颔首,看向宋富光道:“看奶您这态度,也不是十分情愿。既如此,咱不如公事公办,让大伯写个欠条吧!俗话说得好,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更何况,我只是个老早就无父无母的孤女,除了依靠自己也就无所依靠了,凡是谨慎些,也是应当的。”
转了头,笑着大声问看热闹的客人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那些人有一半都是店里的常客,听宋喜乐这么一说,议论了几句,附和道:“确实也是这么个理,一个十来岁的姑娘家,做生意赚点钱不容易。”
“要我说也是,虽说都是一家人,可到底不是自己亲爹亲娘,该分清楚些还是要分的。”
“五百两啊,那可不是个小数目,确实该立个借据。”
……
赵立冬和宋富光耳听着周围人的议论,脸上都有点挂不住。
不过赵立冬到底还是要拼了法子的维护宋富光,接着哭诉:“你这丫头啊,正是因为早早没了爹娘,我们这一大家子的对你的帮衬才格外的多。你也不想想,你还有个亲弟弟呐,要是一大家子人真的不管,你们姐弟俩能好好的活到现在吗?”
“是啊,奶,既然您非要追溯以前的事儿,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不,我今日就把这些年您怎么对我的,仔仔细细跟大家伙讲一讲?”
赵立冬一顿紧张,暗暗收紧了掌心,一双浑浊的眼珠连着转了好几圈,也没接上话。
宋富光生怕这事儿再闹下去全都下不来台,赶紧的站起身,一脸和气道:“喜乐,我是你大伯,是长辈,照应晚辈那都是应当的,自然没什么话说。至于借银子的事儿,我愿意立借据。别的,咱就不提了成不?”
宋喜乐哼了一声:“您别把台面话说的如此漂亮,反倒让人觉得是我财大气粗欺负你们似得。咱们一码归一码,以往你们使唤我的事儿,我可以不计较,但也请您别在这儿混淆视听!”
转了身,冲柜台前忙碌的一名伙计道:“二龙,笔墨纸砚准备过来。”
“好嘞,宋姑娘。”叫做二龙的伙计爽利的应了一声,赶紧准备好笔墨纸砚端到宋富光身旁的桌子边儿,满脸春风迎客的笑容,道:“大老爷,您请。”
宋富光面色忧愁起来,抖了抖袖子,走到桌子边儿拿起笔落在纸笺上。
赵立冬脸色陡然一变,也没心思哭闹了,赶紧的爬起来,冲上前压低声音阻止:“富光,这借据你可不该写啊!就你跟兰花每月那点银子,加上祖德的事儿还没完全敲定,这借据写了,可是个麻烦。”
宋富光拂开她的手,皱眉叹气,声音很低:“我要是不写,这丫头也不肯拿钱出来呀!就当是走个过场,以后还不还的,以后再说吧!”
赵立冬恍然点头,啧啧道:“那行,你写吧!可得悠着点。”
“我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该怎么写。”
宋富光话音落,毛笔落下,快速写下借据的内容。
写完了之后递给宋喜乐,呵呵笑了笑道:“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宋喜乐仔细看了一遍,确定没什么问题了,指了指尾端道:“这里,写个期限,一年之内,五百两必须还清,否则,便按照每月五两银子利息来算。”
轻笑了下,问道:“大伯,这应该不成问题吧!比起你们走投无路去借高利贷,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宋富光苦着脸道:“那万一,一年之内没还完,我岂不是很亏?”
宋喜乐摇摇手指:“非也,您好好算一笔账,若是借了高利贷,是不是从下个月开始,就要利滚利,一年下来,您得出多少利息?是不是比您从我这儿借走的钱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