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太医看她凶巴巴的样子,只是以为她还在生自己的气,再加上皇上在上边坐着,也没了那么大的胆子,所以也一直低头喝闷酒,不再一直看她。
这样的大喜事,皇上自然是高兴的要喝点酒。因为巧心怀了孕,所以能陪皇上喝酒的,便只有巧兰还有年轻太医了。皇上坐在上首,左拥右抱,与身边女子的调笑声不绝于耳,全都落在了年轻太医的耳朵里。巧兰也存了让他死心的念头,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所以席间也与皇上打的火热。
年轻太医想要说着什么,但他为人臣子,又能说什么呢?只是张了张嘴,把斟满的酒一下子送到嘴里,让酒精来麻痹自己。
皇上看他这样子,也有些疑惑,但是他只是说为了皇上高兴。皇上已经醉了,也没有多想,只觉得这太医真是越看越顺眼,也存了以后提拔他的心思。
兰心宫这里推杯换盏,但是其他的宫里,却都不像他们这里气氛轻松愉悦。皇上的圣旨一下,宫里谁人不知兰心宫的心贵人怀了孕,如今被册封为淑妃。而且只要稍微一打听,就知道皇上有多么高兴,当场便拟了旨,赏赐了不少好东西。而且,第一时间就去了兰心宫,现在,还留在那里呢!
这事情,自然传到了永乐宫和无忧宫里。
谭岩和洛倾儿知道了,自然是担心皇后娘娘的。她刚没了孩子,皇上还没好好安慰几句,这厢,那边就有人又怀上了,而且,还是一直和皇后娘娘不对付的人。皇后娘娘的心里,一定不好受。那些不知道皇后被打到流产的人,当然心里也有不服的,不过,有的也存了心,准备看皇后娘娘该怎么和她们斗。
可是皇后这里,却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狼狈,她听到了这个消息,没有什么不甘心,也没有什么想法,她只不过是,已经对皇上失望透顶了。因为她刚流过产,所以,也没有像别的人想的那样,要对她的孩子下手,一切顺其自然罢了。嬷嬷看着皇后娘娘不争不抢的样子,心中却早已经把皇上还有那两个狐媚子骂了上千上万遍。她也想要自家娘娘从新振作起来,可是看她的模样,什么话都说不出口了。
这边,巧心巧兰两姐妹又恢复皇上的宠爱,皇上的赏赐,日日如流水一般往兰心宫里送。两姐妹也学会了收敛,不再大肆宣扬。可是这事情,不用宣扬,便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的不得了,两姐妹这些日子,也舒心的不得了。
皇上因为心情愉快,又加上服用了五石散,所以这些日子也舒心的不得了,不再像之前那样,总是打发雷霆。他身边的人还有朝堂上的大臣也都舒了口气。因为巧心坏了孕,所以便不敢再像之前那样胡来,这个孩子,可是她们未来的依仗,所以,巧兰这一段时间也都拒绝了皇上侍寝的要求,都让妹妹来。但是皇上怎么好日日这样,巧兰怕姐姐心里不舒服,也拒绝了几次,所以现在皇上还会日日来她们的宫里,但是关于那是,却是很少要求了。
没了两个女子的缠身,皇上也多出来了时间,所以这一段时间他反而又开始或多或少的处理些朝堂上的事情。
这一日,李萧然的折子就来了。
因为世子妃杨珣怀孕的事情,再加上李萧然在边关表现不错,所以,皇上之前便下了旨让他回来过年。而且,李萧然不久也回了消息,说这些时日边关没有什么大事,到时候如果没什么的话,他自然会回来了。因此皇上还吩咐好了去替换他的人,只能时日一到,便让他回来。
现在,皇上看到了李萧然八百里加急的折子,只是以为这小子等不及了,想要回来看看媳妇还有爹娘,才递了折子。毕竟,现在淑妃怀了孕,他也算是又当了一把爹,所以,自认为对李萧然的心思很了解。
可是,当皇上看了折子后,才知道,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李萧然折子上写,可能因为年关将至,冬季牧民缺少将士,所以边关并不太平。李萧然本来自己,自己已经把那些人打怕了,可是没想到,饥饿让他们丧失了畏惧心。就在他上折子的前一天,那些游牧民集合起来,晚上对好多村子来了一次大的偷袭。因为李萧然放松了警惕,知道他们会不安分,但是却不知道他们会这样拼死一搏,所以那一晚,他们损失惨重。李萧然在折子上写,他有罪,所以,这个年他便不回了。他要在边关守着,戴罪立功,以免再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而且,关于好多村民的安置问题,他也都要处理,所以,专门上折子希望留在边关,还请皇上原谅他的抗旨不尊!
随着李萧然折子一起来的,还有一份关于这次战争的说明书。皇上也看了看,事实上,将士门的死伤还有村民门的,比起来那些游牧民的,还是要好上很多。可是这孩子,皇上是知道李萧然的,出了这样的差错,他自然是不能原谅自己的,所以,也就不再强求他回来。
殿下的臣子看着皇上陷入沉思的模样,也好奇到底世子爷写了什么,让皇上能够这样。
皇上回过了神来,看了看底下臣子的神情,也知道自己光顾着想了,忘记了他们。便让大太监那些李萧然的折子还有那分情报书,让他读给大臣听。
大臣看到一个宦官来读奏折,心中也是不满的,他们都是文人,一向是不喜欢同那些人打交道的。可是,人家是皇上眼中的大红人,他们也说不了什么,只能在心里诽谤两句了!
大臣们听着大太监尖细的声音在耳边回**,也都听到了折子的内容,心中的不屑也渐渐消失,都开始思考着关于边关的这件事情,还有皇上对于此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