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暗的那一份折子,将皇帝打动了,他这辈子,只能坐在高堂上,看的,听的,都是底下人送上来的歌功颂德,他太需要一双自己信得过的眼睛了。
也正是因为这点,杨毓璋从离京起,这些年,一直就在外面不停的换着官儿做,唯一的一点就是,从来没有做过京官。
杨毓璋勤勤恳恳的帮着皇帝,皇帝也尽力护着杨家,君臣两人多有信件来往,并不是一味的都是政事,而还有闲话一二。
皇上会好奇,山西的陈醋是不是真的能酸软了人的骨子又回味悠长。杨毓璋也会给皇帝转述沿路看的美景山水。
杨毓璋最近几年是在山西做了官,这一做就是近四五年。原本这几年,皇帝就想招杨毓璋回京的,论资历,论见闻,论出身,杨毓璋总不能一辈子在外头晃。
可是却被杨毓璋拒绝了,他说他已经不适应朝堂的日子了,他更加的舍不得百姓们。皇帝并没有强求,因为觉得日子还久呢,再说,杨家大小姐这一两年就要出嫁了,作为父亲的杨毓璋,总归是要回来的,那时候再谈,也都来得及。
谁知道,当时的一念之差,如今却是阴阳两隔。
皇上长叹一声,起身到内阁去,将多年来和杨毓璋的往来信件一张一张的拿出来看过……
到了杨大人遗体入京的时候,皇上早早的就给丽妃传了话,丽妃身为宫妃,出嫁从夫,如今哪怕是回府给自己哥哥吊唁,也只能换上淡色素纹的宫装,跟着圣上出宫。
丽妃年少入宫,从此在宫里经营,再也没回过家,如今再次登门,却是为了哥哥的丧事,丽妃在杨府正门处下辇,看着杨府的大门,神情有些恍惚。
皇上握着丽妃的手,先一步踏进杨府,在他还没登基的时候,他也常来王府,杨府多是将士,所以府内也多是萧肃之感。
“毓璋……在哪?”皇上先问的是杨大人,杨府里的管家欠身在前引路,将皇上和丽妃领到灵堂,皇上站在灵前,看着灵位上的名字和棺椁。
丽妃搭着丫鬟的手,上前替自己哥哥上了香,泪眼婆娑的看着那牌位,心如刀绞。皇上不忍丽妃伤心,扶着丽妃的肩:“你去瞧瞧你嫂子,朕去看看杨老将军。”
管事领着皇上到了外书房去,推开门后,待皇上进门后,领着书房里伺候的人都退下,跟御前总管一起守在书房外面,禁止任何人靠近。
“老臣……给……”杨老将军哪怕在病中,也牢记君臣之礼,挣扎着要给皇上请安,。皇上快走几步,扶着杨老将军的胳膊不让他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