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已经抓了回来,倒在院子里的大木盆里,足足倒了三大盆。
小玉小小的手不断的去抓木盆里面的鱼,只是鱼又大又滑,怎么都抓不到,反而在她身上溅出了不少水花,她一身花布衣裳上尽是水渍。
小孩子的天性如此,又是大热天,时小夏自然不会去阻止,任由她玩,大不了等玩好了,洗个澡就成。
“小夏,当初我听你婶子说,你在水稻里放了鱼苗,那会子,我还担心,你家水稻会不会被鱼给啃了,现在看来,是叔小家子气了,刚才抓鱼的时候,叔瞧着你家水稻,颗粒饱满,一根穗上结了那么多的颗粒,比我们家的,足足多了一倍啊。”
庄稼人看的就是半个月后的收成,如今有让水稻增产一倍的法子,庄稼人怎么会不喜欢?
“张叔,等下一集水稻种下去,你们也跟着我们一起放鱼苗吧。”
“成,叔跟着你,你这孩子,比我们都会来事。”张铁贵是憨厚的庄家汉子,平日里没啥话,也只有提到庄家的事,话才会多一些。
田义脸上也满是收获的喜悦,“小夏,我家也想跟着你,你看成不?”
时小夏被逗笑了,噗嗤一声笑出来,“咋不行?到时候我们一起。”
鱼在水稻田里游动,给水稻带去了养分,而且吃了害虫,排出去的粪便正好充当肥料,自然是增产的。
她说完,看着温少轩,正好,温少轩也看着她,四目相对,两人目光中都带着欢喜之色。
“鱼才抓回来一半,休息一会儿,我们又继续下田。”温少轩说道。
“你们坐着,小冬在准备了,呵护好茶,吃口饭,才有力气。”时小夏说着也跟着一起进去忙碌,中午的时候倒也不需要多丰盛,只需要吃饱,晚上的时候,时小夏打算做鱼吃。
大家伙吃着饭,村里里不少人看见时小夏稻田里的鱼,一个个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尤其村子里几个老人聚在一起,完全就是一个小小的茶话会。
“我说蔡婶,我刚才去给我家鸭子拔草的时候瞧见了,田家儿子,还有张家铁贵都在去帮助抓鱼了,那稻田里,鱼一条跟着一条,又大,色泽又好瞧,可比镇子上买的鱼水灵啊。”
蔡氏嗤笑一声,不置可否,“水灵啥,鱼还有水灵的?又不是黄花大姑娘?”
话虽这么说,可是她心里也想看看啊。
当初时小夏投放鱼苗的时候,她可是打着她的水稻全部让鱼给啃了的心思的,没想到,现在反而收获了?
奇迹啊!
“你们还不知道吧,小夏家那稻田我去看过了,稻穗饱满,结的颗粒足足比我们都要多一倍呢?”
“真的?养鱼还有那效果?”其他几个老妇忍不住问道。
家家户户过的都是土里刨食的日子,谁都想收成好一些,家里日子好过一点。
“可不是咋的,反正这会也没事,待会他们去抓鱼的时候我们就去瞧瞧,看看是不是她家水稻长的特别好好。”
“成,我也去。”
“老蔡,你去不去?”
蔡氏想着,之前才和时小夏闹了事,这会子又过去,可不是助长了她得意的气焰吗?
不过听大家伙这么一说,她心里好奇死了。
就想瞅瞅,到时候家里十几亩水稻,可不是都要增产一倍了?
又不是去时小夏家里,她就站在田埂上,别人能说啥,田埂又不是时小夏家的?
这么想着,蔡氏说服了自己,答应和几个老太太一起去看看情况。
中午时分,来看热闹的可不止老太太一人,还有村子里闲着没事干的几人,大家伙瞧着田里的四人从里面抓出来的鱼,羡慕啊,嫉妒啊,都要疯了。
村子里的水稻又分早稻和晚稻两季,这一波收了,还要种下去一季,村民心里暗暗打了心思,这次,一定要像时小夏家一样,在水稻田里放鱼苗。
时小夏家中个。
姐妹两人拿了好几个坛子,清洗干净,放在一边,簸箕里早就摆好了清洗干净的鱼,就等着水分干了一些。
“阿姐,这鱼要怎么切?”
“不用切太大,切成这样的小块,放进调料里腌一会儿,装摊子里,最后挖进去一些调料,倒进去料酒就成。”
时小夏说道,鱼全部切好,全部放进大盆里面,搅拌均匀,鱼肉身上占满均匀的调料,火辣辣的红色,看着尤其好看。
再一坛坛的装好,放在一边,最后倒上白酒,防止腐坏,用荷叶贴在上面,绳子捆好,就做成了。
这一日的鱼大丰收,全部抓回来,抓了足足六大盆,还有一桶。
一条三四斤,估摸着,有上百来斤,时小夏除去送村子里的人的,店里面留的都还多,她打算最近新推出一款鱼的新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