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娘从厨房里出来,她一瞧见时小夏,乐的满脸皱纹都打开了,双手直抖着,“小夏来了,快,你们几个到一边玩,让小夏和温公子坐着。”
时小夏瞧去其中一个女孩子极小,和小玉差不多了,不过营养不良,连头发都是枯黄的,一张脸黑黝黝的,似一只从炤台里钻出来的小花猫。
另外一个女孩儿大一些,只是有些怕人,却还是怯生生的叫一声“姐姐。”
她叫玩,教着自己的妹妹叫着。
“给。”时小夏从怀里掏出来几颗糖,分给两个孩子,好在这几日她身上总带着一些,“嫂子,今日来的聪明,忘了给孩子带礼物了。”
“你们人来我就已经很高兴了,况且你们每日都要我们豆腐,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们一家人感激都来不及呢。”周宇娘说着,露出一副憨厚的笑容。
十六虽和她说过,周宇家日子过得很苦,却也没有亲眼瞧见这么直白,这几间房子,几个孩子身上衣裳的补丁打的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
“嫂子,今日我来,是想和你定一百斤豆腐的。”
啥?
一百斤?
周宇娘一愣,脸上没有笑容,反而问道:“小夏,你这几日不是都没开门吗?哪要的了这么多?”
更何况平日里就算是店里生意好,最多也就要三十斤,哪要的了这么多?
那可是一百斤啊!
她平日在摊子上,可能一整日都卖不出去一两斤出去,要不是有小夏,他们早就饿死了。
“嫂子,没错,我就要一百斤,您放心吧,只要我店开着,就会一直来你家拿豆腐的。”
周宇娘连连点头,这点她知道,红杏村也有做豆腐的,可小夏还是从家里拿了,这份情她一直记着,“成,小夏,你啥时候要?”
“一百斤,你什么时候能做出来?”
周宇娘想了想,犹豫道:“一天成不?”
“嫂子,一百斤不是小数目,您别因为我急着要,就累着自个。”时小夏解释道,万一累病了,赚的银子还不够看病的呢,穷人家,就连生病都是奢侈的。
周宇娘连连点头,“不会,我让孩子他爹也来帮忙,这几日周宇还有大丫都在家,加上她们两人,一日就够了,我待会吃好饭就去买豆子泡豆子,明日一天就能做的出来,后日给你送过去,你看咋样?”
“成,一斤豆腐六文钱,一百斤六百文,这是三百文,算是定金,剩下的我后日给你。”时小夏利落的数了三百文出来,刚好才卖了腐乳,有的事零散的银子。
周宇娘心情激动的难以诉说,旁边几个孩子见了,一个个也是开心的。
她们年纪虽小,却也知道银子是个好东西。
“小夏,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们家可能就真的活不下去了,我……大丫,二丫,小宇,快来给小夏姐磕个头。”
说着,一家四口齐刷刷跪了下来。
时小夏吓了一大跳,严重了,她也受不起,她连忙把周宇娘扶了起来,一旁温少轩早就把杨十六扶了起来,两个女的也跟着起来了。
“嫂子,我也不是为了帮你们,只是我刚好需要豆腐,你家正好卖而已,我也没让我自个吃亏,你们不用行这么大礼。”
话虽这么说,可周宇娘心里还是感激。
这就是帮了家里的。
“嫂子,快数数钱对不对。”
周宇娘眼睛里有泪光,“不用数了,我信的过你的为人。”
“还是数数。”时小夏坚持,她喜欢清清楚楚的,她知道周宇娘信自己,可这种事,还是清楚一些好。
周宇毕竟跟杨十六相处久了,也大概了解他这位姐姐的性子,“娘,小夏姐让你数你就数数。”
“成。”周宇娘这才数了起来,她一双手都在颤抖,她这辈子,赚的最大的一笔银子啊,“对了,小夏,你们两人留下来吃顿饭吧,家里正准备饭呢。”
“对啊,小夏姐,少轩哥,留下来一起用饭吧。”周宇说道。
他是真希望两人留下来,小夏姐和少轩哥和别的有钱人不同,他们不会看不起他们,也不会说很难听的话,他们真的很尊重别人。
时小夏瞧这家,真要留下来,估摸着一家几口下顿饭就要喝西北风去了,而且她也是吃了出来的,“我和少轩干了点活,吃好才来你家的,这次你们就先忙着豆腐的事,下次再一起吃,我们还有些事要处理,就不多留了。”
“小宇,快去送送。”
一直到门口,周宇瞧着两人出了门,才折回了家里。
温少轩和时小夏出了周家,没回店里,豆腐还在制作中,现在暂时无事,时小夏瞧见街边有编好的竹筐,她想起,今日原本是要上山头去采摘野菜的。
“少轩,不如我们去山上摘些野菜吧,回去也没事干。”
“好,我去买篮子。”
温少轩回来时,买了一个竹筐,自个背着,一个篮子,给小夏的,两人这才上山了。
其实,大山赋予了人们许多东西,只不过,许多人都不知道有些野菜其实可以食用。
上山的路并不好走,只是有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做调剂,就算是再难走的山路都变的好走了。
“少轩,等晚上回去,我给你烧野菜,我做的野菜可好吃了。”
“好。”温少轩应下,“到时候我帮你洗菜。”
“成。”
“鹿耳韭。”时小夏一眼便瞧见长满青苔的石头缝隙间有许多鹿耳韭,连忙采摘了一些鲜嫩的叶子进去。
温少轩不认得野菜,瞧着时小夏的模样,也采摘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