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人背了一个竹筐,出店去了。
出来的时候,时小夏包了两个包子,路过桂花糕店,又包了一块桂花糕,随手就打开,刚出炉的桂花糕热腾腾的,散着香气,“尝尝。”
杨十六捡了一块,又香又甜,“好吃。”
“待会回去还有更好吃的。”
“小夏姐,我也看很多书,少轩哥给我的,我自个买的,怎么我看的书上就没有这些东西呢?比如,上次那个硝石,之后我和舅舅讨论了,舅舅说,在京城,那东西可以用来制作一种火药,打仗的时候用,威力可大了,不过他说,这些东西,一般书上都没有。”
这个,她好歹是个现代人,稍微懂点化学知识,就知道硝石吸热,能制冰,没什么神色的。
不过放在古代就不一样了。
“我也记不得我在哪本书上看见过了,反正就这么一想,就想起来了。”
“小夏姐,你真聪明,我还没见过哪个女子有你这么聪明的,什么东西在你手里,都变得很简单。”杨十六由衷的道。
虽然小冬姐和小秋姐也聪明,可小夏姐不同,她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具体什么,他也说不上来,反正很不一样。
“桂花糕都要凉了,先吃桂花糕。”
“好。”
两人没走多远,出了镇子山腰上就有,而且还很多。
“就这个,酸浆草,采成熟的果实。”
“这不是灯笼草吗?这些村子里的人喂猪都不要,小夏姐,这草有什么用啊?”杨十六疑惑道。
原来这里叫灯笼草,酸浆草果实就像一个个灯笼,倒是挺贴切的,“它的果实可以做一种好吃的东西。”
“啊?”
杨十六更加惊讶了,村子里闹饥荒的时候,上山去采野菜,也没见人吃过这东西啊,倒是小的时候,过家家摘了很多去玩,没成熟的灯笼草果实黏糊糊的,闻着有股酸臭味,这东西能吃?
他很表示怀疑。
“小夏姐,会不会吃了闹肚子?”
“不会,这可是好东西,等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我现在三两句也说不清,多采一些。”
这东西不经用,估摸着到时候还要来采摘的,今日背了两个竹筐,可以多采一些,果实干透了,没多重,她一个人都能轻松背起来。
杨十六“哦”了一声,利索的采摘着。
酸浆草满地都是,两人摘了一个时辰左右,就有慢慢一竹筐了,时小夏专门拿了布遮着,否则被人看见她摘这么一筐东西,还要问东问西的。
她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回去做四果汤了。
回去的路上,两人路过东街的菜街,特意买了一些早桃,一些其他小点心,带回去当零嘴。。
酸浆果收拾很费时间,要一个个拨开,把你们颗粒一样的黑色酸浆籽留出来放进簸箕里面。
果实是去年已经干透留在枝头上,直接可以用。
时小夏见剥的差不多了,还有剩下的一点,十六一个人可以应付的来,去端了一盆白开出来,还拿了一张纱布,裹好酸浆籽,浸泡好,用手不断的揉捏。
纱布中的酸浆籽被揉破,水一点点变的粘稠。
等揉的差不多了,她又加了一点点豆腐用的石膏水,放在一边静用。
整个过程,杨十六都在旁边看着,“小夏姐,这是不是和卤水点豆腐是一样的?”
“差不多,只是这个更简单,而且我们材料都是来自山里,除了废一点劳动力,等于白赚。”
等到**凝固好,时小夏事先准备的红糖凉水好了。
她拿了一只婉碗,取了一些冰粉,加入调制好的红糖水,洒了一下炒熟的芝麻,又摆上自己做的芋圆,西瓜,桃块,最后加了碎冰。
“尝尝看。”
杨十六舀了一勺,连连点头,“小夏姐,很好吃,我还想再加点红糖水。”
时小夏盛了好几碗,因为怕胖,只加了少量的一点红糖水,有滋有味,还凉快。
“小夏,这东西绝对受欢迎,又好吃又爽口,特别这个叫什么粉的,很软,又有弹性。”张春华一边吃着一边道。
店里又多了一份招牌点心,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这样,我们吃的一碗,就定四文钱,然后水果分量足一些,然后我估摸着,有些人拿出四文钱吃这一碗有困难,如果只要冰粉加红糖,就要一文钱一碗,你们觉得怎么样?”
“成,这冰粉材料我们也没花钱,就用一点点水,一碗的红糖水也要不了多少,我们还是赚的,而且这样也能吸引更多的客人。”
“成,等我们吃完,开始准备卖四果汤。”
时小夏吃了一碗,其他人一连吃了两碗才停下来。
今日冰粉的数量,估摸着得有个四五十碗,时小夏打算先瞧瞧卖的情况在做剩下的。
其他人还是在店里,她和十六把东西摆了出去,一盆透明的冰粉一出去,上面撒了些干桂花,晶莹剔透,有好奇的人已经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