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十六也看不进去书,就只能在屋子里干着急,索性跟着时小夏去了厨房。
时小夏在炤台上扫了一眼,见炤台上有留下来的两只鸡腿,她打算给十六做一个鸡腿包饭,又好看,又好吃。
时小夏拿了一个淘米箩子,捡去米里面的石子,开始淘米。
“小夏姐,我帮你干点什么吧?”
“成,你帮我生火吧。”时小夏已经把米淘洗干净了,她想着待会小冬闻着味,会不会想着要吃一点,就淘了一些米,倒进罐子里煮着。
杨十六心不在焉的,往炤台里塞了一些木柴进去,也没心思看,里面出风口被堵住,一下子冒不出烟来,浓烟一下子就从炤台里飘了出来。
他呛了两口,才发现自己干了什么事,连忙抽了一些木柴出来,烟才散了一些。
时小夏瞧见了,也没说什么,她把两只鸡腿洗干净,抽去了骨头,做鸡腿包饭,皮不能破,她去骨的时候很小心,接着又放了一些米酒,盐,酱油,还有一些其他她自己调出来的酱汁,又盖上盖子,放在一边备用。
“十六,你知道我为什么要送你去学堂吗?”时小夏拿了一个土豆,一根胡萝卜,两个鸡蛋,在手里拾掇着。
杨十六点头,“小夏姐希望我能考取功名,将来有一番作为。”
时小夏把洗好的东西放在一边,切成小丁备用,“不仅仅如此。”
“那别的,还有什么?”
村子里的孩子上学堂,哪个不是为了考取功名,建功立业,将来能过上好日子?
杨十六有些不明白。
“十六,我是希望你能考取功名,可你去学堂,若真的只是为了考取功名,大可以不用,你看那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平日里不学好,可他们其中,有多少,是靠着银子,买了一个官做的?”
用这样的办法,也可以达到有功名的目的,可对于穷苦人家来说,那就是天方夜谭。
说话间,时小夏已经开始炒鸡蛋了,鸡蛋被打散下锅,黄生生的,眼色别提多好看了。
“我不明白。”
“其实我送你去学堂,不仅仅为了让你考功名,古人有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只有读了书,开阔了眼界,才不似村子里那些目不识丁的,成日只知道围着家毛蒜皮的事打转,就算你考不上功名,靠着你一身的学识,你做什么,都很容易。”
杨十六忽然明白了,就像小夏姐一样。
小夏姐是女子,不能考功名,可她什么都懂,虽然有时候,她看不懂自己书本上的字,可是只要他一说,小夏姐立马就能明白,还能给出意见,有的时候,小夏姐的意见甚至比少轩哥还要新颖。
放眼村子里那些只会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的妇人,小夏姐才是最耀眼的。
时小夏盛了鸡蛋出来,见他脸上明显一松,才问道:“是不是明白一些了?”
“小夏姐,我心里没刚才那般急了。”
“这就对了,你别怕考不上,一次不成,就两次,两次不成就三次,万一真的不行,你也比别人强不是?再说,我的弟弟这么聪明,一定会考上的。”
她要告诉他,科考固然重要,也没他往后的路那么重要。
若他钻了牛角尖,才是最要命的。
“我知道了。”杨十六心里豁然开朗,闻着厨房里香喷喷的气味,他都饿了。
“小夏姐,啥什么可以吃?”
“知道饿了就对了,饭应该好了,帮我盛一碗出来。”
杨十六应下,他心急,烫了手,吹了好大一会儿才好,盛好了饭,才递给时小夏。
锅里作料早就炒好了,时小夏把饭加进去,又加了一点酱油提鲜,最后放进去炒好我的鸡蛋,放出来备用。
接着,又把刚才的鸡腿炸了,鸡腿一放进去锅里,滋滋的冒着油气,声音好听着哩。
香气传出来,杨十六在一边直咽口水。
“小夏,你给十六做东西啊?小冬在屋子里闻着味,都要馋死了。”大旺钻进来,连他闻着,都要掉口水了。
时小夏一笑,“知道小冬会馋,准备了两人份的,一会儿就好,对了,小冬现在孕吐好一些没?”
“好一些了,晚上吃了不少,现在闻着味,又想吃了。”
说话间,锅里面鸡腿炸的差不多了,她把腌鸡腿的酱油倒了进去,放进去少些水,盖上盖子,没多久,鸡腿便熟了。
这会子锅里面的水也焖干了,鸡腿表面呈现好看的亮色,别提多**人了。
时小夏把炒好的两盘饭端过来,一盘上放了一只鸡腿,又淋上酱汁,别提多好看了。
“我先给小冬端过去。”大旺小心翼翼的捧着,连忙去了。
时小夏留在厨房里陪着十六,这几日光顾着店里面的生意,都没怎么陪他。
他这么半大的小子,正是有心事的时候,多陪陪他,会好很多。
“小夏姐,给你鸡腿。”杨十六说着就要夹出来。
说起来怪不好意思的,他自己想不通,连晚饭都没吃,还劳累小夏姐忙碌了一天回来还要给他做吃的。
“你吃吧,我要吃这么一个下去,明早我得少吃一碗饭,女孩子,要是胖了就不好看了。”
杨十六知道小夏姐故意这么说,想让他安心吃下去的。
小夏姐这么瘦,怎么会胖呢。
“对了,这几日店里生意很好,这银子你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