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放在现代,开着车子,也不会怎样。
不过在古代,下这么大的雨出行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可他们这么多人呢,店里面就只有一个屋子,一间房,压根也不够睡。
她也不是没想过把房子置办在镇子上,可有一定的难度。
商铺她可以租,可要是住宅,就不一样了。
镇子上有房子,可那些都在官府手里面,若要真的来镇子上买住宅房子,有两个条件,第一,祖上必须是镇子上的人,有地契,第二,在镇子上县衙办事,可以申请。
其他祖祖辈辈生活在镇子上的,就很容易,拿出自家地契,想换一个位置还不简单。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可能,这就要花一大笔银子了,否则,镇子上干点什么事都容易,随随便便就可以把家安过来,大家伙都乐意安置。
其实,温少轩的关系,他完全可以帮自己,不过一开始她就没接受,没道理现在找他。
而且,镇子上没有大块的地供她种植,确实不方便。
再者,小冬和小秋从小就在村子里长大,两人也不情愿在镇子上长住。
“找辆马车回去,我们这几个人也住的下,我们这么多人,总不能都挤在一间屋子里吧。”
“那好,我去帮你找马车。”温少轩知道她的心思,也不强求。
反正媳妇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不是还有他么,只要他在,就不会让小夏受苦。
温少轩刚要起身,被时小夏拉了下来,“这事还用你,我原本也打算买一辆马车,这样就算回去晚,也方便安全,你就坐着,昨日,金虎去看了,他都谈好了,只是今天突然出了秋娘的事才耽搁了,待会雨小了,让他过去一趟就是了。”
“成。”温少轩应下。
“对了,少轩,我想开一家小饰品店。”时小夏捧着茶,热腾腾的,这个念头她在心里藏了许久,如今闲下来,正好和他说说看。
温少轩知道小夏的能耐,她想做的事,都会成功,“你打算在开在哪里?”
“就开在镇子上最热闹的地方。”
类似现代的两元店,然后里面的东西找小作坊统一生产,批量出来,不用太精致,就和货郎卖的东西差不多就成。
她的店有一个好处就是明码标价,不似走街串巷的货郎,看人抬价。
而且,明码标价不议价还有一个好处,到时候她完全可以放手,只要处理好进货清单,月底结算一次就成,也不用担心伙计吃回扣,乱价的情况发生,容易管理。
她人也物色好了,就让李金虎过去。
她问过了,以前李金虎是上过学堂的,后来爹娘相继出了事,家里面就剩下他和一个老人相依为命,没银子了,才没去。
她打算,给李金虎培训一下管理和账单上的知识,就好比现代的会记速成班,让他能管理。
主要李金虎人勤快老实,她很放心。
让他在店里刷盘子,实在委屈了。
而且刷盘子的活,真的赚不了多少银子,她就算是再心善,她这里也不是慈善机构,总不能他帮着刷盘子,她开的工钱和春华姐的一样吧?
这不乱了套了。
“像荷包,手帕,头绳,还有簪子,胭脂水粉这些,不管是小姑娘还是成了亲的妇人,都会喜欢,而且市面上大部分都是穷苦人,用不起太好的,一般的东西就可以,到时候价格低一些,样式多一些,我估摸着,生意会好。”
温少轩倒是觉得她的想法挺好的,“不过小夏,如今这会子,没什么动乱,百姓也算安居乐意,镇子上的铺子可不便宜。”
这一点,时小夏也懂,要是铺子便宜,秋意姐早就找一个大点的门面了,也不至于她生意这么好,都还没存到银子找铺面。
“铺子的事先别急,慢慢找着,怎么着都会有价格合适的铺子。”
比如有些店,不管怎么经营,生意都不好,她就想从那样的店入手。
不过现在缺的是作坊还有饰品的花样子。
镇子上饰品的花样,都是从京城流行过来的,不过京城路途遥远,一来一去,每次京城的花样过来,都过时了。
对了……
时小夏忽的想起什么,猛的站起来,她一激动,手打到小红泥炉子上,炉子烧的旺旺的,她手背被烫伤一片。
时小夏疼的直抽气。
“怎么样?小冬,快去拿烫伤膏。”温少轩心疼着,红了这么一大片,该有多疼。
时小冬听见声,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匆匆忙忙拿了烫伤膏,烫伤膏是必备的,随意店里都有,“怎么了?”
“给我。”温少轩接过去,轻柔的给时小夏抹了上去,“怎么样,还疼吗?”
时小夏摇头,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就手背红了一片而已。
“啊姐,疼不疼?”
“不疼,你去忙你的吧。”时小夏笑着,心想,少轩也太紧张了,不过有这么一个人紧张自己,她心里和吃了蜜糖一样甜。
“小冬,你啊姐伤了手,这几天你们辛苦一些,不能让她碰水干活,还有,这烫伤膏要一天三次的涂抹,不能忘记,避免吃辛辣的食物。”温少轩一一叮嘱,却还觉得不放心。
完了,他眉头一扯,“算了,小夏就交给我,我亲自照顾她。”
时小冬见自家姐夫着急的样子,笑了。
说实在的,啊姐烫伤了,她也心疼,不过啊姐手背也只是红了一下,上次她被烫伤,可是起了水泡呢,姐夫这么担心,她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慨。
哪个女子不渴望被这样关心着,她想着,默默的回去了。
有姐夫在,她就是多余的。
用啊姐的话怎么说来着,电灯泡。
对,就是电灯泡,虽然她也不知道电灯泡是什么东西,可她知道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