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提亲(1 / 2)

“成,到时候你叫我,我过去看看,也和你学学。”王婶心中欢喜,“对了,你二叔,好像真的变了,现在,我好几次路过,有时候你二叔就坐在门口晒太阳,还热情的和我打招呼。”

要是放在之前,时招子怎么可能会和她打招呼。

而且他现在脸上的情绪也变了不少,完全和以前不一样了。

时小夏也渐渐感觉出来了,“要是变好了,倒也不枉费他断了一双腿,好了,我和她们就先回去了,家里还生着炉子呢。”

三姐妹回了家,因为带回来的腌萝卜比较多,一时之间也吃不完。

时小夏找了个罐子把腌萝卜放好,留了一些出来。

这几日都在家中闲,也没什么活干,也不累,故而睡的也晚。

时小夏进了厨房,拿了一筐子土豆,放在炉子旁边烘烤着。

这样的吃法早就有了。

农忙的时候要是没空回去吃饭,都在田边生从火,把带着的土豆扔进去,就这样吃,大一点的,一个就能吃饱。

“明日我们去买些小猪仔,还有鸡鸭,要是有鹅,顺便也买上几只。”时小夏一边翻着土豆一边说道。

虽说还没出年关,不过这些事都要提早准备好。

而且买小猪仔,鸡鸭根本不用去镇子上,只在村里,谁家有便过去买一些。

时小冬想了想,才说,“啊姐,我差点给忘了,春华姐家里的母鸡抱了两窝,现在还有一窝,张婶让我们不要去别家了,就在她家。”

“小夏。”

时小冬刚说完,门口便有声音了。

十六去开了门,没多久,堂屋外面响起了叽叽喳喳的声音。

“小夏姐,你快来看,张婶给我们抱来了小鸡仔了,还有鸭呢。”杨十六的声音带了几分欢喜。

不管是小鸡还是小鸭,可都是宝,况且小的时候粉雕玉琢的,可爱极了,看着就让人欢喜。

三人出去,不仅仅是张婶来了,连张春华也来了,两人搬了了两框竹篮。

一个竹篮子里放着小鸡仔,另外一个竹篮子里是小鸭。

“小夏,每种十五只,还有的母鸡正在抱窝,等孵出了小鸡仔,稍大一些,我又给你送过来。”

小鸡仔在竹篮子里叫的欢畅,一个个叽叽喳喳的,毛茸茸,黄艳艳的。

“张婶,这哪好意思?”

“你这丫头,还和张婶客气,张婶可没和你客气过,你不着急给银子,等过了年再给,如今我们也不等着用,这不是家里面有,你也何必去别的地方买,再说,要不是你,我家那的日子,哪过的这么好,春华跟着你,可是捡了宝了。”

张春华心中亦感激,“是啊小夏,你就别和我们客气了,爹说了,让你们别操心小猪仔的事了,我家也要买一些,到时候爹一起去买了,爹经验丰富,知道哪些小猪仔长的好。”

“那我就都托给你们了,对了,张婶,我还有事要找你们商量呢,快进来。”

其他三人提着小鸡仔便往后院过去。

堂屋里暖洋洋的,有土豆的香气传进来。

“张婶,之前让你和张叔帮着看菜地,现在家里养了些鸡鸭猪肉,到时候,我给你把钥匙,你在家顺便帮我照顾一下,我也省的另外请人,我开着店,店里总有一些泔水,我们两家一家一半,你帮我照看的钱我另外算给你。”

张婶一愣,“我都收帮你照顾菜棚的钱了,哪还能再收其他的工钱,这不显得我们不道德,你银子也不是天上飞下来的,反正你张叔都要进城去拉泔水,到时候我们顺便一起帮你喂了就成,你要是给工钱,我们以后哪还敢帮你干活。”

再说,村子里喂猪的都是些粗食,或者有草的时候割点猪草。

要是喂着泔水,可就大不一样了,猪吃了那些东西,长的快,肉也好。

别的店里,这些东西可都不白送,都要花银子,她哪还能要银子。

小夏已经帮她们很多了。

“好,那我就不另外算给你们了,张婶,那就麻烦你和张叔了。”时小夏应下。

“这还是,对了,明早过来吃饭,你们一家人都来,可别忘了,婶子可等着你们呢。”

“对,我们早就想叫你们了,想着你们姐妹估摸着要回梨花村,便改了明天,小夏,明早就别做饭了。”

张婶母女两人热情的说了许久,时小夏推辞不过,答应了下来。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去的时候,还有好些人。

不过看样子,都不是村子里的人,她都没见过。

“啊姐,这是什么情况?”

这些人也不是张家的亲戚,村子里的亲戚好待也看见过,这些人完全都是些陌生人啊。

张婶过来,把时小夏拉到一边,低声道:“小夏,这些人说是别的镇子上的,连家的人,一大清早便带了好些礼物过来说亲,说是要娶春华,这来的太突然了,张婶心里没底啊,你待会和我一起看看。”

原来是上门提亲的。

“这可是好事啊。”时小夏低声说道,赶上热闹了。

“婶心里拿不准,这个时候春华又不能出来,你和婶一起过去。”

时小夏和她一起坐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