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快过来,姑姑给你看样东西。”
几人下了院子,点了火,“轰”的一声,天空被照亮,烟花绚丽夺目。
“放烟花了。”沈小墨高兴的直拍手。
一连放了五个,几乎整个人村子都看见了。
接着,陆陆续续便是放鞭炮的声音,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
堂屋里早就准备好了瓜子水果,大家一边聊着天,时辰过得飞快。
等到最后一次放鞭炮的时候,便已经守完岁了,大家都可以去睡觉了。
几人互相道了新年好,各自回了屋子。
时小夏躺在**,被子被晒过了,有一股淡淡的香气,很好闻,也很暖和,她却没多少睡意。
这个年过得很开心,只不过,就是有些想少轩。
不知道,他在温府过的怎么样了。
想了一会儿,起身披了件衣裳,从床底拿出一些布。
村子里的习俗,定亲的女子都会送男方一双亲手坐的鞋子。
她来了这么久,连双鞋垫都没做过。
一来,她的针线活不怎么好,二来,忙着赚银子,也没怎么有时间弄。
正月里这几天,是不下地干活的,正好有时间,她打算亲手做双鞋子,送给少轩。
说做就做,反正她也没心思睡觉。
她看见村子里做鞋子,都是先裱布,晾干,然后裁剪鞋面,还有垫的鞋底。
之前收集了好些布料,如今派的上用场了。
时小夏下楼寻了个剪子,才要上去,便看见吴秋意。
“小夏,你拿剪子做什么?”
“我闲着没事干,打算做双鞋子。”时小夏说起来倒有些不好意思。
吴秋意一下子就明白了,“是个温公子做的吧,我上去帮你看看。”
“秋意姐,你不睡了?你还要照顾小墨。”
“那孩子,和十六玩的开心,刚才非闹着要找十六,我这不是才把小墨带过去,和我一起,死活也不睡,刚才我隔着窗子看了一下,睡的可安静了,反正我也睡不着,一起和你上去看看。”
两人这才上楼去。
时小夏把布放在**,“秋意姐,你看看这些布成不成?”
吴秋意一看,笑了,“你估摸着没做过鞋子,做垫子的面子太好的布反而不经穿,里面还是要放,而且会打画,就用最普通的,既然是温公子穿的,自然不能和村子里的一样,到时候你去买一匹绸缎,弄个缎面的,又好看,又好穿。”
时小夏只见过别人做过,哪里知道做鞋子还要这么多弯弯绕绕,“算了,今晚不做了,等过了明日,我再寻你,你再教我,不过啊,我表哥算是有福了,找到这么一位心灵手巧的媳妇。”
“对了,小夏,我给你舅舅舅妈都做了衣裳,后日你陪我去一趟吧。”
“也好。”时小夏应下。
舅妈要是真的知道好歹,就该知道秋意姐是多好的一个女子。
她也希望,舅妈能够真心接受秋意姐。
一家人,总不能这么僵持着。
爬上了床,空出了一个位置,“秋意姐,我俩说说话吧。”
吴秋意笑着上去,“小夏,你知道吗?自我回了村子,让我最开心的事就是遇见了你,我和小墨多幸运。”
“那是你待人好,你看,小秋小冬身上的衣裳哪件不是你帮着做的,时不时的,送些鞋垫过来。”
“那些都是做衣裳留下来的边角料,扔了可惜,我就把它们都裱在一起,做成了鞋垫,我也没别的可送的,也就只有鞋垫了。”
时小夏侧着身子,笑道:“其实啊,你只是缺一个机会而已,等店开起来了,慢慢的也就好起来了。”
两人说了会话,才沉沉睡了过去。
大年初一,一家人起了个大早。
今天对于穿衣裳没多大要求。
不过时小冬就不一样了,今年是她的本命年,从里面的袄子,甚至鞋子都是红色的料子。
早饭早早就做好了,其实也不用可以做,昨晚上年夜饭还剩好多菜,早饭并不讲究。
一般都是吃面,然后去祭拜祖宗,走亲戚串门的。
对于走亲戚来说,时小夏能去的,也只有舅舅家了。
今天不过就上山祭拜一下,另外,在去村子里的祠堂里拜祭一下,也就没什么事了。
姐妹几人拿了好些瓜果点心,以往她们去祭拜,最多拿一些香,她们哪有银子买其他的东西。
今年不一样了,她们有了银子,祭拜的东西自然就多了起来。
姐妹三人上了山,山头上已经有许多人。
“啊姐,我们也算能正儿八经的祭拜爹娘一回了。”
“是啊,她们也会保佑我们的。”时小夏说着,把东西拿出来摆上了,又点了香,姐妹三人一人手里有三根。
刚拜完,便看见时家人也来了。
周翠花的坟在旁边不远处,祭拜都赶到一起了。
时刚一眼便看见了摆在自己儿子儿媳妇坟前的水果点心,都是极好的。
尤其那苹果还有梨,水灵水灵的,透着光呢。
一看便是贵的东西。
而他们带的,就逊色许多。
“桂花,你去看看小夏她们篮子里还有没有多余的,去拿一点过来。”时刚理所应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