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药方(2 / 2)

“这个说不准啊,这是季节病,过了冬季就好了。”

“让我看看。”莫尘过去,那大夫睨了他一眼,“你是……”

莫尘头也不抬,看着小孩子的脚,“和你一样。”

“这根本不算是一种病,擦点姜会好一些。”一边的大夫提醒道。

莫尘看了,却是不是病,之前他也遇见过,一般都是擦姜的,根本没把这个当成病。

“大夫啊,你们想想法子,大人还好,小孩子哪里受的了,一痒便抓,一抓就疼,整宿的哭啊。”

“我有办法。”时小夏说道,冻包的确不算是病,好多人都不重视,只是疼起来,还是很难受的。

好在上次做好的冻疮膏还有一些,为了以防万一,她也带了一些在身上,拔出塞子,抹了一点在孩子脚上,手上。

刚开始的时候,那孩子哭的厉害,渐渐的,便没怎么哭了。

“好了,好了,姑娘,你这是何物?可否能卖给我一些。”妇人大喜。

时小夏递了过去,“不用了,你拿着给你家孩子用吧,不过也没多少了。”

妇人接过去连连道谢。

“小夏,你这是什么东西?”莫尘问到,这丫头难道还会医?他和她相处了这么久,怎么不知道?

“师傅,我以前得到一个方子,那药膏便是按照方子上的做出来的。”

“姑娘,你把方子卖给我可好?”医馆大夫问道。

镇子上有不少这样的人,大部分都用姜片擦,可姜这东西,算是贵重的,家里都做调味用。

有钱人家当然不在话下,可那些没多少银子的穷苦人家,平日里连放在菜里都舍不得,如何舍得擦在脚上。

“卖给你倒是可以,不过你要向我保证,价钱不能过高,你要保证普通老板姓都用的起。”

医馆大夫连连点头,“这是自然,医者父母心,我这济世医馆不做那些亏心事,姑娘要是不信,可以去镇子上打听打听。”

“五年前,镇子上发生了一场瘟疫,都说济世医馆的大夫免费拿了药草出来,给病人治瘟疫,你就是那位朱大夫?”莫尘问道。

医馆大夫有些不好意思,“本就是学了救人的营生,那样的时候,拿药出来,是我的本分。”

时小夏这才放心。

就怕方子泄露出去,被人利用。

借了纸笔,快速的在方子上写下了配方,才交给朱大夫。

“秒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姑娘,你那药膏,可是要研磨成粉末?”

“对,最后加蜂蜂蜡或者蜂蜜凝固成膏状便可。”

时小夏把具体的做法告诉了朱大夫,朱大夫一一记在心上。

“姑娘,这牌子你收着,还有这欠条,这配方是你给的,待我做了出来,买出去了,我在按照市场价格折算给你,如何?”

“好,朱大夫,我们就先走了。”时小夏接了东西。

她倒是不在意这笔银子,她在乎的时,配方交给了朱大夫,以后许多人都可以用上了。

两人离了济世医馆,莫尘连连赞叹,“你这丫头,难怪少轩那小子喜欢你,身上总有让人新奇东西。”

“师傅,你多大年纪了,还说这话,再过几年,您可是都能当爷爷了。”时小夏调侃道。

“哎,胡说什么,师傅可是还年轻着,师傅还要看着少轩回……”

话说了一半,忽的想到什么,猛的顿住了。

“回什么?”时小夏问道。

“自然是娶你风光过门,快走吧,我们先回家,这天指不定又要下雪了呢。”

时小夏也没多问,两人朝红杏村方向过去。

回了家中,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

时小冬,时小秋,还有杨十六三人去过镇子上,买了不少东西。

时小冬和时小秋买了些女子用的胭脂,之前家里没银子,这些东西可想都不敢想。

杨十六买了些纸笔,放在自己屋子里。

“小夏姐,我给你一件礼物。”杨十六神神秘秘的把时小夏拉过去,他的个子长了不少,已经高出时小夏一个头了。

拿出袖子里的东西,轻而易举的别在时小夏头上。

“小夏姐,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啊姐,给你镜子。”时小秋跑过来,时小夏才看见她头上别着一根秀气的玉簪子,是玉兰花形状的,极好看。

算不上顶好,不过却也很亮丽,即便是放在小户人家,也是够了的。

似这样一个玉簪子,定要不少银子。

“十六,你买这簪子可是花了你所有的银子?”

杨十六不好意思的笑笑,“小夏姐,我的银子都是你给的,况且,我早就想送你东西了,你就戴着。”

其实他心里别提多幸福了。

虽然亲人都不在了,可是有小夏姐她们,和亲人没两样。

小夏姐待他好,他自然也要待小夏姐好。

“小夏姐,以后我还会给你买好的。”

“我收下了,不过下次可别买这么贵的东西了,你多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平日里给你银子你也不买衣裳,喜欢什么颜色的布便拿回来,让秋意姐帮着做,也算照顾她生意。”

时小夏叮嘱道。

杨十六一一应下。

“啊姐,你就别啰嗦了,都成老太婆了,我和小秋还有东西要给你呢。”时小冬把她拉过来,给她套了一个镯子。

时小秋则给了她一个香包挂在腰间。

“咳咳,怎么?就只有你们小夏姐的,没有我的?合着我是空气?”莫尘故作不快道。

温十三差点笑出来,“爹,您一把年纪了,还要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