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片刻之后,光芒散尽,一位迟暮佝偻的老人艰难地杵着底面摇晃地站着。
他满头白发,脸上皱纹密布,眼睛浑浊不堪仿佛看不清东西一样,很难想象这孱弱不堪的老人会是刚才沐浴金凰的顶级武王,失去了修为的他展现出了真实的年龄。
孱弱的老人呆滞地转了转眼球,在周围的人身上一一扫过,扫到周允、周凡时甚至没有一点波澜。
众人的心无不有些唏嘘,周国一代王朝,结束了。
他的目光扫向周含玉时,浑浊的眼睛似乎闪了闪,他拖着沉重的身体忽然缓慢地动了,一步一步挪向周含玉。
时间仿佛过去了很久很久,他终于站在了周含玉面前,佝偻的身躯竟然比身材高挑的周含玉要矮上一些。
泪水不断地在她的脸上划落,她哽咽着看着前方陌生的身影。
老者缓缓抬起手,轻轻抚去她的泪水,颤抖着声音说着:“这座皇宫如同一滩污浊的泥潭,你在其中长大,却圣洁如莲,我很幸运。”
缓慢的声音在安静的空间内响起,他的话仿佛在讽刺着不远处的两个儿子,又像是在讽刺他自己同样浑浊不堪。
“对不起。”老者又颤抖着声音开口,最后说完三个字,他又拖着沉重的身体向不远处挪去。
又过了很久很久,他来到一处尸体旁,他看着尸体缓缓呢喃道:“你说的对,我没有保护好你,对不起。”
说完,他的头疯狂地向地面上的一颗巨石上撞去。
砰得一声,鲜血缓缓流出,周王的身体倒在了萧王后身旁,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周王一生自私自利,临死却说了两句对不起。
第一个对不起他送给了周含玉,他生前没有宠爱她,但她却丝毫没有任何妒忌,反而再最后为他求情,她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之莲。
第二个对不起,他送给了萧王后,他没有履行好保护妻子的职责,因此他自刎于她的身旁。
滴答,滴答。
哗啦啦,哗啦啦。
天空突然下起了雨,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故事的结束。
雨水冲刷着地面上的残垣断壁,空气中飘**着泥土的气息。
……
三日后,残破的周国皇宫之中传出一则消息:“国师叛乱已定,周王英勇战死,择日厚葬,数十武王为守护周国安定战死,与周王一同下葬。今推举周王之女周含玉担任周国新任之王,继承周王遗志,世世代代守护大周土地。”
此消息疯狂扩散,还没逃远的皇城百姓纷纷感到震惊,周王竟然战死了吗,但只要是又回归和平,就是他们所期望的,因此无数百姓再度朝着皇城汇聚。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周含玉而不是两位皇子,有传言称是一位叫作张云风的人定夺了此事,直接推她上位,但传言是否属实终究不得而知。
还有传言称三位皇子死在了那场大战之中,因为自从那日之后,没有人再见过三位皇子,其中真假也没有人知道真相。
唯一能确定的是,之前的那场叛乱的确是国师挑起,国师姜尧之名瞬间被千万人所记恨。
不过如今叛乱已定,无数能工巧匠纷纷主动赴皇宫请柬重建皇城,半月之后,一座全新的皇宫拔地而起,皇城重建新生,那些之前生活在皇城中的人们纷纷进入了原来的生活。
当然一些死了亲朋好友的人都极为伤心,但日子终究要过下去,所有人也都逐渐收拾好心情重新生活。
他们变得更加努力修行,变得更加明白实力在危险来临时候的重要性,周国武道之风甚至因为那场大战而更加盛行。
又过了半个月,又一则消息在皇宫传出,女王令,第一:天墉城铁家随国师背叛大周,今已被灭门,如今由皇城萧家掌管城主府。乾元城、龙渊城城主分封不变。
第二:大周不再设立国师职位,永久废除国师府。
第三:永久废除帝王学院与帝王分院,东海学宫于东海城回迁天墉城,与乾元学府和龙渊阁一并作为周国三大学府圣地。
第四:周国永久承认西域千山地界为千毒宗的宗门领域,任何人不得无故踏足。
第五:周国与千毒宗、邻国大夏将世代友好,不得征战。
第六:原东海学宫弟子张云风,玄武境四重强者,不远万里去他国引得强援,帮助周国力挽狂澜,平定叛乱。今皇宫为表彰其卓越贡献,为其修建一座王宫,赐其一王之位,封号逍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