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忍与争(2 / 2)

傅黎羽一震,“是黄稷言先生吗?”

陈柏升抬头看了一眼傅黎羽,眼含悲痛,“对,稷言明显是中毒而死,但当时来就检查的卢国医生非说他是精神衰弱,吃了太多安眠药而死的。”陈柏升掩面悲泣:“是我这个做老师的太无用了,第一次带他出席国际外交事务,就没能安稳地将他带回来。”

傅黎羽无措地站在那,不知该说些什么。任何安慰的语言在生死面前都太过苍白。

好在陈柏升可能已经见惯了生离死别,他很快收拾好自己的心情,严厉地说:“所以,如果要争,也该用最安全的方式去争。作为老师,我会我的学生心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品质而骄傲,但我并不愿意看到你们做无谓的牺牲。”

“忍,是拒绝无谓的牺牲;争,应怀‘慷慨赴死’的大义。作为外交人员,我们不能怕死,应随时做好为国牺牲的准备,但也不能不畏惧死亡,除非,你的死会比活着,带来更多的价值。

太多年轻的学生,不是不甘洋人的羞辱和国民的沉沦愤而离职;便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挑衅那些洋人,最后外交的成败结果不变,自己却枉死。琼湘,我希望你能做那个不一样的人,尽量活下去,才能为华国做更多的奉献。”

“嗯!”

……

自与陈柏升先生促膝长谈后,傅黎羽便正式成为了陈柏升的实习秘书,协助他处理繁杂的公务,和他交流不同的政治事件,分析国际局势,并不断精进自己的外语。

傅黎羽的语言天赋无疑是让陈柏升十分惊喜的,但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外交官,她以前在联合学堂学的那些知识还远远不够。除了这些之外,下班回到黄奶奶家,傅黎羽还会抽出时间教小文读书识字,在发现小文于刺绣上有天赋和兴趣后,傅黎羽甚至也开始教授她一些简单的刺绣之法。

在这样的案牍劳形中,一晃,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在这一年里,傅黎羽正式成为了陈柏升的秘书,也成为了他自黄稷言后又一个亲传的学生。小文的刺绣也学得有模有样,开始能接一些最简单的绣娘的活儿,补贴家里的生计了。

每隔一段时间,傅黎羽便会和福州的家里通信,过年时程彦绥和丁素衣虽然很想傅黎羽能回福州去团聚,但当时沿途的一些地方正在因为严寒和缺少食物而爆发动乱。大批逃难的难民涌进了福州和一些较为安稳的州府。因担心出现意外,两人只能无奈让傅黎羽继续留在海州。

从程彦绥的来信,以及海州的报纸中,傅黎羽知道,海州外的华夏,已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