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人,是中了乡试第一之后,被家中长辈命令,必须再读几年,才能参加会试,说是太早入仕,心境不稳,而梅大人,则是早年在由于身体不好,一直在外养着,养到十五才如今参加科考。”
呃,这话里的意思,不就是这两个人,原本有机会成为年纪轻轻的状元,结果就错过了?
“不过他们二人,算得上是本朝最年轻的状元了,一般情况下,别说中状元了,能一举中进士的,也得二十有四五左右,已然算得上,年轻有为,太早中进士也有不好,容易被人认为,不可靠,一开始没法有实权。”
哦,这难道就是他们家里,不肯让他们早早科考的原因吗,比较十一二岁的状元?还在吸奶瓶呢,怎么可能当官从政。
“这倒也是哦,不过他们还是好厉害哦。”
在宋清音看来,古代科举跟现代高考,根本不能比较的,毕竟人家是一考上,就分配工作了,大学毕业,还不是得找工作。
“是的,两位大人,可以说是年轻有为。”
这时宋清音,就想起梅慕寒了,他哥哥这么厉害,他是不是也是年纪轻轻中进士了。
“那慕寒哥呢?他中进士了没有?”
小陆子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后才恭敬的回道。
“回郡主,梅家二公子,没有参加过科考,咳,他说他不爱读书,不爱做文章,更喜欢习武经商。”
呃,这梅家的所有才华,都给了梅大哥了吗?这才让梅二哥,没有读书的天赋,不过天赋决定了,也没有办法。
“倒是有这种情况,家中两三个孩子,天赋各有不同,再说了,梅家也不需要他们两兄弟,都去读书科考。”
说白了,按照梅家的身份地位,有一个能继承父业就行了,两个都优秀,兄友弟恭,娶得妻子又不爱计较,也就罢了,要是遇到兄弟自私贪婪的,那少不得一场争斗。
“是,所以梅侯爷,也只是叹气一下,倒也没有强迫梅家二公子,而是随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家中有矿的好处吧,后代子孙能够受到更多的庇佑,不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不过,梅公子在经商上面,倒是挺有天赋的,梅家的生意,目前大半交给他在打理。”
这时还在聊天的宋清音,眼尖的看见,路边不远处的草丛,闪过一道反光,多年看谍战剧的电视剧,让她直接心生警惕。
“停!都停一下,我累了,要休息一下。”
她突然就抬高了声音,行进的队伍一下子就停了下来,小陆子有些疑惑,刚刚还聊的很好,自己是说了什么让郡主不高兴的话了吗?
“郡主?”
“娘子?”
“清音丫头?”
几人都很疑惑,宋清音也不好打草惊蛇,只是放下车帘,说自己累了,想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