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含璋跪在地上,温声祈求道,“父皇莫要生气,莫要因为那些流言伤了身体,我刚才是给人送了衣服,只因这一路上凤南烟对我非常照顾。我见她刚穿了一件薄衣出门瑟缩不堪,便好心让人拿了件衣服过去,没想到却惹上这般是非。父皇,是儿臣的错!是儿臣疏于防范,才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
刚还在凤南烟面前深情款款的太子,到了皇帝面前变了副面孔。
他完全不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将这一切的事情却推给有心之人!
有心之人指的是谁呢?
是凤南烟,还是凤南烟背后之人?
在皇帝眼中,凤南烟再厉害也只是个女人,就算再厉害,也不会弄出这么大阵仗,皇帝自然而然的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定在了凤南烟背后的男人——宋云峥身上。
再加上这些天朝臣们一直在为宋云峥说话,说什么洛城功劳都是宋云峥的,跟太子朱含璋没有半点关系,说什么朱含璋只是过去了一下就捡了功劳,不能忘记真正的大功臣宋云峥。
皇帝听多了,反而厌烦。
怎么在这些朝臣眼中他的儿子就这么不堪吗?
怎么他儿子也去了,就没有任何功劳吗?
凭什么宋云峥就是厉害至极,提到他儿子就是直摇头?
既然朝臣们都这么夸赞宋云峥,为什么京州流言夸赞的全是太子?
此事定有猫腻!
想到这里,皇帝脸上闪过痛惜之色,“我儿受苦了!来人!给我查!我倒要看看这个有心之人是谁!”
朱含璋感动的眼泪汪汪,跪行来到皇帝身边抱住他的膝盖哭诉,“父皇!多谢父皇替儿洗清冤屈,另外……”
“还有何事?”
“我看朝中议论纷纷,说我的功劳大过宋云峥,父王,不妥啊父王!”
听到这话,皇帝面色一沉。
朱含璋哭的可怜。
“父王,我是去了,我也真是逮捕了如太守,可说到底,是宋大人先去的,若没有他的前期铺垫,也没有我后期的顺利逮捕,这其中还是他的功劳大啊!”
皇帝心软。
他的儿子不为功名还为别人说话,真是心善至极啊!
“你莫要听别人胡说。”
“父皇,我还是希望……”
“此事我自会定夺,皇儿你莫要再说,比起这些事情,你应该更在意你的王妃人选,都推拖这么久了,可有中意之人?”
见父王如此独断,朱含璋便猜测这功劳大部分会落在自己头上。
他低下头面露害羞状,摇了摇头,“朝堂事务繁多,我要学的还有很多,此时若选妃,未免给人带去不务正业的印象。我还是稍微缓缓。父王,多谢父王替儿臣担忧,但儿臣不想将就。”
皇帝本就心疼这个儿子,见他这么说只能同意。
朝堂上,皇帝一锤定音,确定洛城之事太子功劳最大,宋云峥辅之,并将宋云峥叫到书房议事。
虽有朝臣议论,但由于最近的风向和皇帝的专断,不免让人想到其他,也渐渐没了声音。
散朝之后,大臣们三三两两围聚一起,看到宋云峥时走过去打招呼。
“宋大人,你是否有地方惹着皇上了?”怎么去洛城之前他备受信任,回来了反而被厌恶?
莫非……真如传闻所言,宋大人抢了太子的功劳?
除此之外,他们还真想不出其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