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绿手上的动作一顿,连忙敷衍着说:“奴婢只是觉得夫人放不下武公子罢了。”
“哪有!”李清歌连忙太高了音调。
小绿细数着说:“您看,您从和离之后,一直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还总是往院子外头看。别人不知道,奴婢是知道的,您那是习惯性地在找武公子呢。”
李清歌被小绿骤然戳破,不过到底只有她们二人在,因此倒也不觉得尴尬,只是有些怅然。
小绿说的确实没有错,习惯哪有那么容易改啊。
小绿偷觑着李清歌的神色,又劝说道:“若是武公子真的有苦衷的话,夫人您不如再等等看,看到底是什么苦衷。如果武公子是真的犯了错,您再去官府过名录也不晚啊。”
李清歌想了想,觉得小绿的话说得也在理,如今京都的人都知道他们已经和离了,过不过官府的名录,说实在话,意义不大。
她不如就再给武戒一些时间,看看他到底能折腾出什么名堂来。
李清歌又在院子里待了一会儿,这才回了屋子。
待她离开,一直守在暗处的武戒现出了身,他看着李清歌的背影,叹了口气。
他从怀里拿出那封和离书,看着上面的‘和离’二字就心痛不已,想到这封和离书甚至还是郭大厨写的,他心中就更加气郁,忿忿地将它又塞回了怀中。
……
第二日李清歌用完早膳便去了京兆尹的府衙:“大人,您究竟要何时才肯放人呢?”
京兆尹油滑地说:“等事情查清楚了,本官自然就会放人。”
“那么请问大人,您究竟要何时才会查清楚呢?”李清歌不耐地问道,“如今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案子到底有没有进展?”
京兆尹被李清歌这咄咄逼人的语气惹毛了,直接说:“到底是你办案,还是本官办案?本官公务繁忙,事情自然要一件件来。”
李清歌懒得理会京兆尹的语气,又问:“敢问大人,我先前所说的鱼塘,您查过了吗?”
“自然,”京兆尹不怒而威地说,“本官听了你的话,这才又白费了一番功夫,那鱼塘没有问题,若非你耽误功夫,说不定本案早就已经有所进展了!本官如今没有追究你的责任,已经算是本官法外开恩了!”
李清歌一听就知道这京兆尹摆明了在敷衍她,不仅想要敷衍她,还想要故意怪责她,将拖延办案的事怪到她的头上,只是这京兆尹恐怕怎么也也没有想到她是知道内情的。
“先放人。”她一字一句地说。
“哪来的规矩?”京兆尹几乎要被她这般自然的语气给气笑了,“若是本官将人放了,改天他就跑了呢?”
“有我在,我可以给唐掌柜做担保。”李清歌皱眉道。
唐掌柜在狱中关了太久了,虽然上回她看的时候唐掌柜勉强过得还行,但又过了这么些日子,具体会发生些什么,谁知道呢?
京兆尹冷笑一声:“你算什么东西,敢给人做担保?本官没有将你也一起抓来,就已经算给你面子了,你不要不识好歹!”
李清歌见京兆尹推三阻四,便改口说:“那我要见唐掌柜一面。”
“见什么见?你当这府衙是你家开的?”京兆尹不耐地说,“上回本官让你见唐掌柜已经是开恩了,此次就休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