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见李清歌过来了,连忙一脸喜色地说:“哎呀,回来啦?龙华寺景致还不错吧?”
李清歌知道李夫人毕竟是为了她为了李府着想,也不好说太多抱怨的话,只能点着头说:“景色都挺好看的,只是昨儿个下了大雨,所以就只能在寺内留宿一宿了。”
“嗯,”李夫人又问,“龙华寺的斋饭不错吧?娘想着你应该是爱吃的。”
李清歌点了点头说:“是很好吃,而且都很有特色。”
说着她又将话题绕回了送子观音上头:“娘,这观音要放哪儿啊?是放您的内室还是放外堂啊?”
李夫人剜了她一眼:“娘为何求这送子观音,你难道不知道?这尊观音像自然是放你的珍宝院了。”
李清歌挣扎着说:“娘,我那儿不用放这送子观音,不需要啊。”
“哪里就不需要了?”李夫人劝说道,“娘跟你说啊,娘听闻这龙华寺的送子观音可灵了,听闻那许家请了个回去,没一个月他那儿媳就怀孕了呢。”
“娘,我和武戒才刚成亲,哪有这么快啊,再说了,这种事也急不得啊。”李清歌没法和李夫人说她俩压根就是假结婚,更别提根本就没圆房这种事了。
李夫人毫不退让:“娘知道这种事急不得,所以才想着借助外力啊,如今有送子观音保佑,也能更好嘛。”
说着又叹了口气:“娘这一辈子的遗憾就是没能为李府生个男丁,如今你也嫁人了,应当也清楚娘的苦衷。”
“你也知道,娘都是为了帮李家开枝散叶,为了让李家有后,这才会帮你爹张罗着纳妾的事。这是做正室的责任与本分,正室无男丁,自然得帮相公纳妾才行,你如今也是正室,身上的担子是一样的。”
李清歌点点头,古代向来如此,每家每户都注重‘传承’,所以一旦正室无所出,纳妾算是好的了,若碰上不讲理的夫家,直接休了让人做下堂妇的,也不在少数。
李夫人顿了顿又继续说:“娘还是运道好,这纳进来的都是些好相与的,也不是那等子成天争风吃醋的人,而她们也都没有孩子,倒也少了子嗣家产之争。”
“娘听你爹说过,那武戒是武府主家的公子哥,听闻和咱们家不遑多让,定也对后嗣十分看重,你要早些诞下男丁,才能在武府立足啊。”
李清歌知道李夫人这一番话都是良苦用心,李夫人从小是接受着三从四德的教育长大的,自然是认为夫为妻纲,将子嗣绵延看得十分重要。
而李夫人也确实是幸运的了,以前李清歌也不是没看过话本、电视剧,多少门户都是宠妾灭妻,或者就是各种构陷,能像李府这样,妾室和主母和乐融融的,真的是极少数了。
她也清楚,李夫人的这番话也是因为她是李夫人的女儿,李夫人担心将来她在武府立不住脚,所以才这么苦口婆心地说的,要搁别人,是万万不会说这种得罪人但又是事实的话的。
她乖乖点头:“嗯,这些女儿都是知道的,娘,您这些年受累了。”
“什么受不受累的,身为女子,这是没法改变的。”李夫人又悄声说着,“娘特意帮你问了永安大师,这送子观音啊,要放在正屋里头,每日都要拜上一拜,会保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