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怀想着要去城外赈灾,沈庭蔚昨日写了海报也是今日要去募捐,两人便又告别了。
虽然这件事情没有结果,但霍怀给他提了个醒。
今日城外是最后一次施粥,霍怀将昨日商量好的结果与灾民详细的说了一遍,许多灾民听了简直不可至信,有人反复的问了几遍:“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直到再次得到肯定的答复,才相信不是做梦。
“终于可能回家了!”有人激动得泪流满面。
昨日又下了一场小雨,根据老庄稼人的经验,再有几场雨,就能种活庄稼了,只是家里的粮食种子早已没了着落,想着这里每日还有一碗热粥或是还有一小把精面,来回便得几个时辰,都不敢轻易走掉。
怕自己一走,位置就被人占了。
“多谢县太爷给了咱们石平县百姓一条活路。”突然有人跪下一拜,紧着后面也有人跟着如此跪拜。
“处处为咱们老百姓想得如此周道妥贴,我们无以为报,请受咱们一拜。”
霍怀看着这场景里颇为震撼和动容,或许这便是为官的意义吧,既然在京中也做过两年大理市少卿,但却从未如今天这般的感觉。
顿了顿他道:“这个法子是今年的石平县的解元想出来的,赈灾的银两许多都是经他手募捐而来。”
自己要走了,举人进京会考,一个好的名声特别重要,便何况这些也确实都是沈庭蔚的出谋划策。
“听说上回来给咱们做病症登记得那批学子都是沈公子的同窗,也是他请来的。”
“真不愧是咱们石平县出来的读书人。”
“沈公子可是才貌双全呢。”
众人开始纷纷夸赞起来。
随后王志领着妙善堂的还有其它药堂的大夫过来了,有十位左右,像上回做登记一样,每位大夫面前放了一张矮桌,登记过的病人排了一列。
每桌的旁边配了一名衙役喊名字,喊到名字的病人便上前核对病症,若是无误便将提前开好的药包分发下来。
这一流程下来果然省了不少事,连几个大夫都连连称赞。
差不一个多时辰,十位大夫便看完了数百人病人。
核算下来霍怀付了一百五十两银子。
病人取了药,踏踏实实感受了这位县太爷说过的话都一一实现了,于是更加信任了,打算等吃过午饭,那批学子过来登记完后便回老家。
而这边冯二柱早将赵大妞带了过来,因为上午要准备场地和物品,募捐活动也定在了午时。
赵大妞上回带回去八两银子后,自己存下了五两,加上两个哥哥已经在冯月乔办的那间作坊干活,每月每人有九百文,即使地里没有收成,也能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