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月乔脸一红,正要解释,被旁边的郑大勇使了个眼色,“娘,你忘记了,月乔五岁前可是寄养在她京都的一个亲戚家呢?
那是什么地方?那里好多家里都请夫子的,而且学识也不是咱们镇里的夫子能比的。”
京都?冯月乔可从来没有听家里人提起过,这京都若是有攀得上的亲戚,以黄氏母子的性子,还能在这小村里。
八成是黄氏吹牛。
冯月乔尴尬的笑了笑,“也就是有次去镇上,听一个路边说书人讲的戏文里听到的。”
“哦!怪不得,我就说嘛。”刘婶子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
冯月乔将篮子里的面拿出来,放到桌上,“谢谢上次刘婶和大勇哥救了我娘。”
刘婶一看立即不好意思了,“这乡里乡亲的,谁见到都会帮的,你送这么精贵的东西,怎么好意思收?”
郑大勇看得眼睛发直,他可听说这一把面刘老汉卖给面馆卖了五十文,平时到镇上打短工一天也就十文钱。
冯月乔知道母子两想收,又有点难为情,于是说道:“我娘的一点心意,您和郑大哥就收下,往后还什么麻烦,还得请你们帮忙。”
“那行,往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叫我一声。”刘婶子爽快的说道。
冯月乔一走,刘婶子就开始拿着这把面打量起来,“你说这冯丫头自从落水后,整个人都变了。
运气也变好了,一句戏文里的诗词就得了十两银子,出手也大方。”
“娘!这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郑大勇补充道。
刘大婶瞧了一眼自个傻大个儿子,“往后沈家有什么困难,可得帮着点,这姑娘是个实诚的。”
郑大勇憨憨的挠了挠后脑勺,“知道了娘。”
从刘氏家出来后,差不多便到了下午的饭点,冯月乔这才想起,小家伙中午的吃食被抢走了。
有些怜爱的摸了摸小家伙的头,“中午没吃饭,饿吗?”
小家伙扬起小脸,略带委屈的说道:“有一点,不过我吃了嫂嫂留给我的绿豆饼,我用油纸包着放在我自己的床边用被子盖着的,没有被发现。”
“那好,回去就给你做面条吃。”冯月乔牵着小家伙的手加快了脚步。
回了屋后,冯月乔给柳氏打了个招呼,便去厨房里做面食去了,而沈庭轩依然回了柳氏的房间看着。
这次厨房里仍就除了冯月乔没有别人,她先将空间里的调料各拿一点,倒在一个小碗里面,怕突然有人见来,便用水先溶好。
不过这次买了肉还有青菜,她将青菜洗净,肉切成碎沫,又从院子里掐了几根细葱切碎备着。
材料是都有了,只不过家里没有铁锅,只有一个陶瓦罐,不然这肉炒起来肯定很香。
她先放上油,将油烧热,然后将肉沫放进去快速的翻炒了几下,烧至七分熟时,放上水,等它烧开。
水烧开后放入面条,青菜,然后打入四个荷包蛋。
面条煮好后,洒上葱花。
嗯!还挺香的,于是出了厨房便去叫柳氏她们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