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马上开始商量如何扳倒竹笋,这时陈红霜突然提出了一个想法:“我在看过别人弄过一次,我们可以用绳子将竹笋绑住,再用合力将其扳到地上。”
听到这个想法,大家都觉得很不错,于是他们赶紧去找了几根结实的绳子,然后绑在竹笋上。
盛初墨和陈红霜一人站在一侧,平平和安安非得帮忙,她让两人站在另一侧,四个人开始用力往下拉。
刚开始的时候,竹笋没有什么反应,但是随着他们用力越来越大,竹笋终于被扳了下来。众人欣喜若狂,纷纷拍手称快。
东西太多那不回去,盛初墨提议用柳条做背篓。
正好旁边有很多柳树,她弄了不少柳条。
盛初墨眉头微皱,看着手上的柳条,沉吟了片刻。“要做一个背篓,并不难,”
她说道,“关键是要掌握好柳条的长度和扭曲程度。如果长度过长,篓子就容易坍塌;如果过度扭曲,篓子就不够坚实。”
陈红霜听得一头雾水,她完全不懂盛初墨在说些什么。盛初墨见她一脸茫然,于是决定实际示范一下。
她先从桥下的柳枝中找了两条较粗的柳条,把它们剪成了相同长度。
然后,她把它们分别两端捏住,一边旋转一边扳弯,使它们成为一个扭曲的U型。
“我用做篮子的方法来做,你看着就好,”她耐心地对陈红霜讲解。
随着盛初墨一步步的讲解,陈红霜也逐渐有些明白了。
她拿起一根柳条,模仿着盛初墨的动作,然而却没有盛初墨做得那么熟练。
过程中,她的手有时顶到柳条上,不断地摆弄着。
最终,她真的做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背篓。虽然并不是很美观,但是已经可以装下不少的竹笋和其他野菜了。
“你的背篓比我第一次做的要好!”盛初墨夸她道,“只要多加练习,肯定会更棒的。”
听到这句话,陈红霜的心里充满了欣喜。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但至少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她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
平平和安安在妈妈做的柳条背篓面前赞叹不已,这个背篓真的是太美了,几乎完美无缺。
“妈妈,你真了不起!”平平半开玩笑地说道,“如果这个背篓参加比赛,肯定能获得最佳设计奖。”
盛初墨开怀大笑,“谢谢你们的夸奖,但这只是一点点手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你们也想学习,我可以教你们。”
平平和安安非常感兴趣,他们坐在妈妈旁边,学习着她做背篓的技巧。
盛初墨不仅教他们如何编织,还让他们参与整个制作过程,让他们感受到制作的过程中的乐趣。
几个小时后,平平和安安也做出了自己的柳条背篓。
虽然它们不如妈妈的那么完美,但却是他们自己制作的,自然也有着他们自己的特色。
看着两个孩子制作出的背篓,盛初墨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
这个家庭不仅有着美丽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也有着培养孩子的耐心、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传统。
“下次我们再来学习如何制作柳条鞋吧!”平平和安安高兴地说道。
“好!太棒了!”两人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