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童本来想给自己品牌取名叫于记,但是就是担心别人会说她模仿盛记,她才放弃了这个塑造自己品牌的想法,最后给自己开的店取名叫新旅,人生如逆旅,新旅寓意着她重活一世,她的人生正开始新的篇章。
而这新的一章里,不会再有名为盛初墨的阴影。
结果外边却在传什么她是盛初墨的追随者,这让她怎么高兴得起来。
于童咬碎了一口银牙,暗自发誓一定要彻底盖过盛初墨的名头。
而已经被当作假想敌的盛初墨对此一无所知,她甚至都不知道前世背叛她的徒弟也重生了,福满楼原址上似乎要开启一家新饭店的事情也被她听过就抛到了脑后,只当是正常的商业竞争。
其实她甚至有几分相信新店主是她追随者这种风言风语,毕竟两个挂着盛记招牌的店都是肉眼可见的火爆。
开新饭店不仅不避开盛记,居然专门挑在了盛记的对面,实在是勇气可嘉,很难不相信新店主是在向自己致敬。
在这种误解之下,盛初墨怜惜地替那位不知姓名的新店主叹了一口气,盛记的成绩有目共睹,她更多的心神实际上都放在盛记自身的发展上。
盛初墨正筹备开一家新的平价菜馆子,这件事是温真提出来的,随着盛初墨手中流动资金的增多,温真觉得盛初墨持有着大笔现金而不做什么实在是暴殄天物,毕竟生意场上往往最稀缺的就是大笔大笔的现金流。
盛初墨自己心里也有一些打算,当初她和林新兰的野心可是想要打造出一个家喻户晓的餐饮品牌,自然不可能单单满足于两家店面。
只是她总犹豫着自己的本钱是否足够,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如今温真一提,她也就顺坡下驴,同意了温真的提议。
最重要的是,既然这事是温真和她提出来的,那么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使唤温真了。
温真虽然是以盛记雇员的身份住在盛记的,但熟悉内情的人没人真把他当盛记的一份子来看,盛初墨每月给他发的那些钱与其说是基于雇佣关系而发放的工资,不如说是出于保障合作对象生活水准而提供的零花钱。
毕竟这个年代一切公共系统在盛初墨的眼睛里面都有些简陋过了头,汇款只能通过邮局,还会按比例抽取一定的费用,数额大了还需要层层审批,以确保这笔资金的来源是足够安全和干净的。
就这么说吧,华国境内还要再等五年才会发行第一张信用卡,再等九年才会开放股市,这个时候才刚刚改革开放,可以投资的项目有很多,但投资方向只剩下开新店搞实业。
要不是盛本人和温真的私交没有好到那种份上,盛初墨甚至有点想委托温真帮她在港岛的股市中开户投资。
毕竟听林新兰说过温真在温家内部的发达就是靠着替人操手港股投资赚到了第一笔金。
至于温真在实业上的才能就更不需要质疑,以他的本事,虽然温真没有向盛初墨讨要另外的酬金,但盛初墨心里实在清楚自己是欠下了怎样的一个人情。
不过盛初墨多少有点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境地,有过开新店经验的林新兰和周瑶瑶一个远在深市,一个被关了禁闭,从深市历练回来的陆廷屹和李海波马上开学也不好麻烦。
至于冯建国师徒,冯建国要是擅于此道,当初就不至于被排挤出福满楼,而陈峰还像点样子,可惜做事风格还是过于年轻,需要一个镇住场子的人在一旁做定海神针,这个人选最佳的自然是温真或者盛初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