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老让宝儿吃猪肉,再这么吃下去,傻宝就成了肥宝了。
恰好今日镇上赶大集,水荇就叫麦穗赶大车,和李三花去赶集。
杜家给的车又结实又漂亮,农忙的时候用来拉麦子,农闲了铺上油毡就能坐人。
二大娘春兰婶就不去坐老刘的车,赶过来挤三花家的大车。
麦穗是个赶车的好把式,大车又快又稳当,娘儿们坐在车上闲磨牙,说的都是兰妞儿的亲事。
“唉,兰妞儿婆家的意思是赶在农忙前把这事办了,我还想留兰妞儿些日子。”
春兰婶啧啧舌:“兰妞儿婆家这个算盘打得可真响,兰妞儿这要一过去,立马就是个壮劳力。”
“可不是么?”二大娘心疼得不得了,“在家做姑娘和给人做媳妇可不一样,往常农忙,家里就是雇人,我和她爹也没舍得叫兰妞儿下地,就叫她在家做饭,这要嫁到人家家里去,兰妞儿就得下地干活了。”
她瞅着水荇正编着络子,便眼热水荇手巧:“还是水荇的命好,遇上了你婆婆这个好人,既不用下地,也不用洗衣,是个享福的命哩。”
李三花立马护短:“水荇没闲着,二嫂,你别以为水荇打这个络子是闹着玩,她这是挣钱呢,这一条络子二十文,水荇手巧,编的络子花样多,人家多给她十文。”
“啊,这活儿这么挣钱哪?”
二大娘和春兰婶赶紧凑过来看水荇打络子:“水荇,你这是咋想的,你咋知道编这个东西挣钱?”
水荇谦虚地笑笑:“我原先编了络子,是给宝儿挂在腰间,系个葫芦,结果宝儿戴着葫芦,跟着杜公子去镇上被人看见了,人家就来问我买络子。”
说来说去,还是宝儿有福气。
自从宝儿去竹林小筑做护卫,动不动就能捡个兔子野鸡回家。
村里的小孩儿去水塘玩,宝儿也跟着去,大家都在一处,水荇却眼睁睁地看见宝儿摸出了五个野鸭蛋,别人就没这个运气。
她告诉李三花,李三花却非说运气是她带来的,跟宝儿没关系。
次数一长,水荇也就不纠结了。
甭管是谁有福气,反正福气落在她家。
春兰婶问水荇怎么打络子,水荇也不藏着,细细地讲起来。
等到了镇子上,春兰婶和二大娘都学会了,两个人当即表示,回去也要打络子挣钱。
几个人约定好见面的时辰地点就分道扬镳,各自去办各自的事。
水荇一路上没听见李三花说话,以为李三花不高兴,就挽着李三花的胳膊撒娇。
“娘,咱家现在有钱,宝儿还有进钱的活儿,二大娘和春兰婶家的日子没咱家好过,这点小钱,她们愿意挣就叫她们挣去吧,我再找别的活儿。”
绣庄要的络子有限,络子花样好,编得精巧,才能卖上二三十文的价钱,要是打得不好,也就十文八文的。
别小瞧这十文八文,对庄户人家来说,一天多几文钱,到年底全家都能做新衣。
“我不怪你,”李三花乜斜着水荇,“你娘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这打络子做针线,都是伤眼睛的活儿,你以后别做了,专心在家养身子,你看你瘦的,一会儿买俩老母鸡,炖汤给你喝。”
水荇舒了一口气,是她小瞧李三花了。
娘儿俩在集上买了两只鸡几条鱼几斤虾,还有些针头线脑,就准备回去,走没几步路,就听见有人喊水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