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若是这两个丫头品行不错,也可以将宝儿托付给她们。
水荇下了决心,就不再给李三花反悔的机会,当即就跟鲍大媳妇签了契约。
两个丫头因是粗使的,又没学会规矩,因此统共只要十两银子。
去官府落契约之时,又上了税银二两。
水荇嫌弃两个丫头没有像样的衣裳鞋袜,就又花钱在成衣铺子给两个丫头各自买了两套夏天的衣裳鞋袜。
光是这些还不算,水荇还想再扯几匹细棉布粗布绸子之类的,回家给宝儿做夏衫。
李三花出了西市,人就活过来了,当即就拍板决定,要逛,那就索性逛个够。
她从贴身的衣裳里头掏出两张十两的银票,塞给水荇。
“娘,你这是做什么?”
上次李三花给水荇的一百两碎银,她根本没动。
她在山后村没有要花钱的地方,那个盖头绣好之后送到绣庄,得的一两银子还没花完呢。
宝儿这两个月又往家领了一共十四两,李三花只要了二两去,剩下的都给了水荇。
今儿个买丫头的钱,水荇就是用的宝儿月银。
“你拿着,娘比你有钱,你有几个钱,娘还不知道?今儿个买了丫头,再买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怕是就要动老本了,这二十两是娘给你的零花钱,咱们一会儿在这城里逛逛,看中什么了就买,咱也做一回有钱人家的奶奶。”
水荇心里暖和和的。
这两个多月相处下来,李三花是真的把她当成自家闺女疼,什么都替她想到了,村里再也没有哪个媳妇像她这么好命的。
若不是背负血海深仇,水荇真想一辈子待在山后村。
“谢谢娘。”
“谢啥?”李三花瞪了水荇一眼,“你是我儿一眼就相中的媳妇,我就是为了我儿,也得对你好,不然,你要是跑了,宝儿那傻小子得闹腾死我。”
婆媳二人直接逛到半下午,买了几匹布,又买了些胭脂水粉头油点心之类的小玩意儿,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
才进了村,大槐树底下的那群妇人就围上来。
“三花,听二嫂说,你是进城买丫头去啦?哎呀,你家真是发达啦。”
“这咋还买了俩?三花,有了丫头你以后就不干活儿啦?”
“要我说,还买啥丫头,你这不是有个媳妇儿吗?叫你媳妇儿干活不就成了?”
妇人们七嘴八舌的,围着牛车,一直追到三花家门口。
李三花这才得意地哼了一声:“我这媳妇儿金贵得很,我哪儿舍得叫她干活?要不是我儿娶了这个媳妇,我家能有这个运气?”
众人细细一想,的确,自从水荇进了三花家,三花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过,大家伙看水荇的眼神就充满了热切,都热情地跟水荇打招呼,叫水荇来自家坐坐。
水荇羞极了,哪里是她运气好,分明是宝儿有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