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那个姐姐好漂亮呀,是仙女吗?”
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寒酥浮想联翩,回头看去,一个妇人背着箩筐,领着三岁左右的稚童站在身侧。
“你们是谁?”
三旬左右的妇人身着粗布长裙,皮肤白皙,身材娇小,神情惊讶又防备,似乎从旁边的小路向村里走去。
稚童梳着朝天辫,咬着手指,瞪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寒酥。
“大姐,我们是路过的商户,遇到劫匪,在林中逃命迷了路,是山上的方丈介绍我们来的”
寒酥上前一步,露出亲切的笑容,说得惨一些能引人同情,若方丈有威信,能降低对方的防备心理。
妇人打量着二人,发现他们衣衫褴褛,形容憔悴,确实像在山中走了很久。
“可是智华大师?”
智华是方丈的法号吗?小和尚说方圆百里只有他们一个寺庙了,应该就是了。
“是的呢,方丈说杏花村民风淳朴,定能收留我们”
方丈自然没说过,但高帽可先戴上。
寒酥稍稍拉起裤脚,露出烧伤患处:“我和阿兄与家人失散,身无分文,又受了伤,实在走投无路”
妇人看到伤口,眉头蹙起,心生怜悯,而且智华大师让来的人肯定错不了。
“你们跟我来吧”她先一步进村。
“多谢大姐了”寒酥拉着杨英跟在后面。
“大姐,听小和尚说霍大娘的医术高超,能帮小女子治伤吗?”
“小芋头说的?”妇人一笑:“我婆婆只是个村医,高超谈不上”
寒酥一喜,遇对人了:“那我和阿兄就打扰了”
原来小和尚叫小芋头呀,这名字真有趣。
妇人领着二人走在村子里。
寒酥不紧不慢地跟着,仔细打量着周围,与北方的临水村不同,南梁农村的房子多以木头和竹子为材料,风格秀丽婉约。
路两旁就是小河,有村民泛舟其上,上面放箩筐,两边跟着成群的鸭子,似乎是赶着鸭子回家。
“翠莲,回家去呀”一侧船上的人与妇人打招呼,他船上载着不少莲蓬。
“是呢,刚在林子里挖了藕”
一个布包飞过来,妇人稳稳接住。
“一点莲蓬,给囡囡吃吧”撑船人说道。
“谢谢了,你等等”妇人刚想从背篓里拿些笋,撑船人已经笑着离开。
妇人摇着头笑了笑。
杨英和寒酥跟着来到翠莲家。
一座普通的小院,竹木草房,篱笆围栏,地面干净,物品归置利落。
“阿婆有客来”小女孩迈着小短腿,向正屋跑去。
“乖囡囡”一个六旬左右的妇人笑着从屋里出来,轻轻抚摸囡囡的头。
她两鬓斑白,笑起来眼角有皱纹,然而皱纹不但没有有损容貌,反而让人感到温和慈祥。
抬头看向来人时,微微惊讶,看向翠莲。
“阿母,是迷路的商人,女孩还伤了腿。儿媳做主带回来了。”翠莲解释道。
霍大娘点点头:“做得好,快进来吧”
寒酥杨英进入正屋厅堂,屋子不大,看出来摆设陈旧,但十分舒适利落。
寒酥先表示了感谢,然后霍大娘攀谈起来,他们如何遇到山贼,遇到狼群毒蛇,又与智华方丈结缘等等。
霍大娘神情专注,唏嘘感叹,心中顿生怜悯,要马上看看寒酥伤口。
寒酥拉起裤脚,露出红肿的烧伤。
霍大娘仔细查看:“还好伤的不算严重,只是现在天气炎热,不容易治好,只怕要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