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家宴(二)(1 / 2)

“弘儿,今日我在街上遇到一个少年,他骑着一头青牛,牛角挂着一卷书,他手里也拿着一卷书在看。”

云处道说道。

“边骑牛边读书吗?这人真有意思。”云弘度笑道。

“我骑马靠近,发现他读的是项羽传,便与他攀谈。”

“他竟然是赵国公李景和之孙,名为李玄邃,今年十八岁,此人不但仪表堂堂,而且谈吐不凡,气质超群。”

“特别是他眉宇之间有一股狮虎之气,尽管还未入仕,将来必定不是池中之物,你可以与他结交。”

“京中竟有如此少年,我倒要看看。阿耶看人最准了,儿子相信您的眼光。”

寒酥听到李玄邃三个字,动作一顿,他当然不是普通人,他是男主啊!

此时还是个没人注意的少年,云弘度能看出此人不凡,眼光确实独到。

李玄邃和云弘度日后确实是挚友,不过小说没有提到两人如何相识的,原来是云处道在其中起作用。

云弘度起兵反叛时,男主马上集结队伍,赶来响应,成为军师。

后来兵败被俘,用计侥幸逃脱后,开始流亡生涯,二人也是难兄难弟。

“阿耶,听说近日南梁故地又不太平了,可是有何异动吗?”云弘度问道。

“大体上还可以,梁后主不问朝政多年,当地百姓习惯无人管束的松散生活,我朝派去的官员管的严些,他们有些不适应。”云处道微皱眉头。

寒酥留心听着,事情可不是这么简单。

看来作为朝廷的上层官员,对南梁故地情况的认识都不够清楚。

夏朝派到南梁的官员可不是简简单单地管的严,而是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按照大夏的法典制度治理。

他们始终以战胜者的心态自居,没把南梁百姓当人看,百姓叫苦不迭,矛盾逐渐加剧。

如今江南已经不太平了,看来再次平梁的战争不久会爆发。

这次的难度会远远大于上次,从此大夏会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事,严重消耗国力。

虽然听到的不是好消息,但身在相府,能第一时间得知各地情况和朝廷消,有利于应对问题。

寒酥一直竖着耳朵听云处道和云弘度对话,不放过任何信息。

饭后寒酥往回走,沿途各处灯火通明。

夜色下的景色与白天不同,有另一番风味。

原主记忆中,临水村居民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寒酥一直以为古代人是没什么夜生活的,现在看来不是没有。

大概百姓为了省烛火钱,生活所迫。

寒酥曾听过一种说法,古代的婚礼一直是在黄昏举行,而现代是白天,习俗为何会变?原因是为省烛火钱。

云府的数百灯火每日都花费不少,日积月累是一大笔费用,但这样的小钱大概是云府花费中最不起眼的。

寒酥感叹大夏贫富差距极大,在繁荣的表现下,正酝酿中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