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衡让苏悦来者不拒,要多少给多少。并且决不能表现出不舍得,不愿意给的态度。
苏悦想给都给了,还摆什么臭脸,给钱异常痛快。不过,有金山银山,也经不起流水一般的花。
这不就是当冤大头吗?
给着给着,苏悦回过味儿。
朱九斤拿了三十文后,便没再伸手管苏悦要钱。相反,还从乡下奶奶那儿拿了许多土鸡蛋送给苏悦。说是奶奶特意交代,要他孝敬给祖宗爷爷。
“我奶奶说了,你是我老板,给我发钱,管我吃喝,对我好。以后要把你当成我祖宗爷爷一样看待,尊重。你让我打鸡,我不许撵狗。”
其他伙计、学徒也不是第一天工作,心里头门清。李衡刚说放假那天,他们私下就商量了一个标准,只准拿多少,不许多,也不许少。大家做一条绳上的蚂蚱。
粗粗算算,苏悦发现花的钱,还没有给买衣裳花得多。
医馆开张在即,但凡有个人起小心意,把这些伙计、学徒全忽悠走。医馆开张即倒闭。
临战开拔,犒劳三军。给足好处,将士们才肯卖命。
花一点小钱,收买人心,付出的少,得到的回报多。
苏氏医馆宽待伙计,爱护学徒的名声,随即传扬开来。医馆对伙计、学徒都这么好,肯定对病人更仁厚关爱
医馆还没正式开张,已经有许多慕名而来的病人求医。
苏悦的医术好。普通伤病,药到病除。疑难杂症,来者不拒。医馆的特殊性在于,无可替代。病人一旦认定,轻易不会更改。一传十,十传百,苏悦的名头传遍州府。
“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苏悦嘴上说得大义凛然,但作为一个医生,看到那么多患者慕名而来找她看诊,小小得意一番,不过为。
让李衡做掌柜,是苏悦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一有空时间,苏悦又到处拜访游方名医。
听说乡下有好几个游方野郎中医术了得。只是不愿意跟其他黑心大夫同流合污,遭受排挤。无奈只能在乡间当个穷酸赤脚大夫。
苏悦拿着廖大夫给她的名单,四处走访。很快就说通了三个游方郎中到她的医馆坐诊。
说来也奇怪,先前李衡几次来请,三顾茅庐,礼贤下士,人家对他爱答不理。有两次,还放狗咬李衡。幸亏李衡跑得快,要不然大梁没有狂犬疫苗,都不知道怎么救他。
苏悦还没到村口,他们就已经兴冲冲地跑来迎接苏悦。
“工资待遇方面,小王大夫,厉大夫,诸葛大夫,您三位有要求尽管提。”
“大家是同道之人,一颗真心向患者,不需多言。不过,苏大夫的医术,大家有目共睹。”
苏悦秒懂:“必定倾囊相授,绝不藏私。”
三言两语,收获一个小迷弟,两个老迷弟。
小王大夫两眼,直冒星星。“苏大夫,你可知我有多崇拜你。”
看得出来....
苏悦赶脚小王大夫对她的崇拜,已经到达了医者的最高境界。想把你做成标本,供后人观摩敬仰。
“好,废话不多说。你们三位,加上廖大夫,四个人轮流坐诊,一人两天。坐诊期间,吃穿住由医馆负责。其余时间,自行安排。”
归城途中,苏悦背着小箩筐,别提有多高兴。福禄巷的瞎子师傅帮她算过,后天,医馆正式开张,大吉大利,平安遂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