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有有惊呆了,所有选项才五个?这是什么破系统。
【能终止这个系统吗?】
【新生】消息:【请上传体检报告。】
江有有已经把体检报告这件事情给忘了,她很久没有跑步,脂肪肝什么的一定不可能有所改善,而且她也不能太频繁地体检,一个月抽掉几管血也是不大好的。
那就继续吧!
江有有决定摒弃过往选择的思路,展开一段全新的体验,既然都不能如她所愿,在每一个选项背后都有隐藏的坑,她又无法完美避过,那就来一个天黑请闭眼吧。
这个系统不止叛逆,还特别地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感觉就好像是无形中有一只手在背后故意搅局,就为了给她一次又一次的试炼。如果这是一个游戏,她已经连闯六关,现在解锁所有的地图,只等终极之战。
但是,这战还是不战,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她的身体指数。
痛定思痛,江有有站在体重秤上,在凌晨一点十三分,显示体重113斤。
不,江有有泪奔,她又重了……
时间来到周五早上,断食一天的江有有穿上她的淡紫色小礼服,感觉肚子上的肉一层又一层,切下去肯定是完美的三层肉,层层分明。
江有有把照片发给曾雨,【我这样还有救吗?】
曾雨回道:【我的束腹带,可以借你一用。】
江有有:【多谢大侠救命之恩。】
江有有今天的兼职是婚礼现场,从早上的迎亲到晚上的婚宴,都要演奏同一首四重奏的曲子,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理由是今天的新郎初见新娘时,她染了一头亚麻色的头发,及腰的微卷,令他一见卿心,从此开启了六年的爱情长跑。如今终于修成正果,把她娶回家,但他仍然记得初见时她那头亚麻色的头发。
之所以选择四重奏的演奏,是因为新娘最爱大提琴的音色,但是她又认为在四重奏中才是大提琴最完美的状态。
总之,艺术鉴赏见仁见智,并不一定有一个标准,只是欣赏的角度而已。
江有有的她四重奏的第一站是新娘家,新郎来迎娶,要用这首曲子敲开新娘的家门。吉时是早上九点二十,这让江有有她们四人松了一口气。通常来说,大部分迎亲的吉时都是早上五六点钟,还要匀出妆发的时间,简直不给人活路。但很少有人会要求在迎亲的时候,演奏古典音乐,江有有也很少有这样的困扰。
随着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婚宴现场的古典音乐演出已日益普及。开席前的热场,新人迎候时伴奏,都是她四重奏赚钱的途径。其实这并不是对古典音乐的贬低,相反江有有乐见其成。在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婚礼现场的演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而到了今时今日,虽然不一定人人会听,但让更多人听到经典的曲目,也是一种普及。
只是这热闹的迎亲场面,江有有卖力地演奏,也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听到。
这时,新郎突然示意全场安静,“都安静,让绵绵听完这首曲子。”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这是一处城郊的拆迁安置小区,住户并不多,新娘就住在二楼,她四重奏的演奏地就在对着新娘窗户的空地上,风很大,乐器的声音被吹得七凌八落。可能新郎在看日子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天气状况。
在场的人在新郎的指挥下,围着她四重奏成一个圈,挡住四面来风。后来,新郎又让人摆成心的形状,可谓是突如其来的灵感。
江有有偷空看了一眼新郎的模样,这一看觉得还挺眼熟。一曲终了,新娘打开窗户,说:“可以了。”
江有有终于想起这两个人,就是在蓝色西西里求婚的那对情侣。
他们还是先结婚了!
接着来的婚礼进行曲,没人在意,她们成了名符其实的BGM,直到一对新人上车离开,去往他们的新家。
江有有拍了一张新人的照片,给曾雨发过去:【和梦想相比,现实生活才是人生。】
曾雨回道:【我也要去相亲。】
江有有:【!!!】
晚上的婚宴十分盛大,因为没有疫情的影响,宴开百桌,相当的豪气。
婚宴地点是另一处的城郊,离新娘家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在村里的公园临时搭的帐篷摆宴,中间还搭了一个舞台,请了本地歌会的成员热场。而在新人迎候的外场,她四重奏在新人的对面,混着嘈杂的人声,循环演奏《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间歇期,时莉忍不住吐槽,“我本来以为,就是拉两遍应应景,全是这首曲子,我都快拉肚了。”
江有有深吸一口气,“我倒是没什么,就当练琴,但这件礼服真的太紧,我怕一用力给撑破了,导致我拉错好几个音。”
于兰打了一个哈欠,“想想我结婚那会,别说什么现场表演,放几首好日子就过去了,日子还不是要照样过。有时候,婚礼越是盛大浪漫,就会让现实生活如一地鸡毛般琐碎。江有有,我跟你说,你要是结婚,就安安静静地结,这场面要多尴尬有多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