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所谓差异(2 / 2)

但江有有是觉得,既然两个人一起来的,排队应该让年轻人来。可这是人家父子的事情,他们都觉得没有问题。

江有有是开车来的,本想回来再拿车,可是停车费太贵,她还是直接开走。谁料,罗新没开车,他是打车来的。

上了车,罗新说:“家里这边放着一辆车不开,挺浪费的,平时二老也用不上。”

江有有又一次解释说:“这车是我爸的,他外调,车子不用会坏。”

罗新表示了解,“你爸爸外调,你现在是跟妈妈一起住吗?”

江有有说:“我妈也外调,两个人一起走的。”

“挺好的,那你就是一个人住,没有家庭的负累。”罗新暗叹一声,“你也是独女吧?这一代的独生子女真的挺难的。要在外面打拼,可是家中的老人却没办法照顾。偶尔回来一趟,他们总是报喜瞒忧。要说把他们接过去,可上海的房价我暂时买不起三室一厅,而且每天还要加班。”

这些情况江有有以后也会遇到,但现阶段她确实是很轻松,父母能相互照顾,反而需要被照顾的人是她本人。

江有有选择早餐的地点是KFC,她原本是想点了餐,从汽车穿梭餐厅取餐带走。可车上多了一个人,只能选择堂食。

江有有胃口很好,点了一份全餐,她已经快饿晕了。而罗新,只要了一杯咖啡,一个蛋挞。

“听说上海的白领都吃得很少,看来是真的。”江有有忍不住揶揄道:“我妈说,那些白领大部分都是营养不良,她每天在医院看到这些骨瘦如柴的人,都很想抓他们去体检。”

罗新倏地抬眸,“你家人在上海?”

江有有想抽自己,“没错,他们在上海工作,但以后是要回来的。”

“那就是说,你去上海工作也是没问题的。”罗新为她做了一个结论,“其实那边的音乐会更多,你这样的人才去了,才会有更大的舞台。那边的收入也比这边高。”

江有有专注于她的全餐,不想给出正面的回答。她觉得,她跟罗新还没有到谈论未来的时候。

她对罗新这个人缺乏了解,就像他说的,他的工作在上海,他的人际关系也都在上海,他只是回来度假的。而以罗新目前的打算,是想让她离开Z城,和他一起去上海工作。

“你是不是应该回医院了,我想伯父应该快排到了。”江有有吃完她的全餐,不得不提醒他。

罗新像是突然想起来,“看,我都忘了,是该回去了。”

江有有陪了两声笑,这都能忘,亲爹都能忘,还有什么不能忘的。

江有有的体检报告出来,并没有她想像中的乐观,除了尿酸和血脂降了一些,其他的指数纹丝不动。她上传到【新生】,系统给出的建议是饮食可以不用考虑嘌呤,但还是要注意,否则下一次可能还会卷土重来。

然而,让江有有崩溃的是,【新生】系统有了配套设备,一个饭盒还不够,并且还关联所有的厨房用具,现在又多了一个智能手表。

江有有在收到的时候,并不想拆箱。因为据她的经验,没有开机就不会启动,什么断网断电就不会发生。

“妈,我不想像上了磨的驴,每天为了完成那些运动任务,疲于奔命。”江有有跟梁女士哭诉,“您也不是不知道,我不是不运动,是真的没有时间。这半个月都在排练,我也想运动,可实在是抽出不时间来。您也不希望,我每天累得跟狗似地排练完,大半夜还要出去跑步。你想,这多危险啊!我一个独居的女孩,叫外卖要双份餐具,有时候还要在车上装一个假人头,让人觉得我不是一个人住。”

梁女士可不信她那一套,“你没时间运动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外卖要双份餐具是因为你点的量太大,不得不掩人耳目。这样吧,你把游泳池注满水,在家游泳吧。”

“妈,水费很贵的。再说,快入秋了,不适合真的不适合。而且吧,我一个人住,万一我抽筋什么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女儿溺亡怎么办?”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江有有甚至都能想到社会新闻的头条——《独居女性在家游泳抽筋,无法求救致溺亡》

梁女士在电话那头沉默,“女儿啊,要不你也来上海吧,一个人住确实是有很多不便之处。你看我和你爸才离开一年多,你就把自己折腾一身的病。”

又是去上海!

她又没病!

“妈,我拆箱还不行吗!”

“早说不就好了,挂了啊,我都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