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不是阿姨。”江有有立刻纠正她。
姚依涵皱了皱鼻子,“有有姐姐,我跟你们说了实话,还不让我换乐器吗?我爸也说了,只要江……有有姐姐愿意教我,他就答应。”
江有有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不是我不答应,而是我还没有想教学生的打算,也不认为自己现在的专业水平是可以教学生的程度。近几年我只想专注于自己的专业提升。”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你在教学生的同时,也能有所感悟,这并不冲突的。”姚依涵很固执。
江有有也是一个固执的人,“每个人的学习体会是不同的,当下我没有办法兼顾两件事情,并且把这两件事情都同时做好。如果我贸然收了你,等于是误人子弟,那还不如你专心跟着时老师学小提琴,说不定还能有所成就。跟着我,只能是一事无成。”
姚依涵小脸上写满了失望,“我只是想学大提琴,你为什么不肯收我!”
“你真的想学,可以让时老师帮你找老师,她有认识经验丰富的大提琴老师,比我更合适教学工作。”
“可是我爸说了,只有你来教,他才肯让我学。”
很显然,姚依涵的爸爸似乎是在为难姚依涵,想让她知难而退,并不是真的想让她改学大提琴。但这不是江有有该管的。
因为姚依涵帮了她,帮了整个乐团,让惠民周的演出可以顺利举办,因此江有有特地跑这一趟,一是为了道谢,二是不让小朋友因为一时兴起而随意做决定。但姚依涵并不属于后者,她显然是蓄谋已久,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我真的很抱歉,我不能答应。但我还是要感谢你,帮乐团渡过这次的难关。”
人红果然是非多。
江有有的意外走红,给惠民周带来最直接的好处是演出票被抢购一空,网友们都说要做一个合格的观众,做一个良好的市民。鉴于这次的社会效应是前所未有的,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惠民周的演出加场,将延长一个月的时间,在一个月内的每个周末进行一场交响乐、一场室内乐的演出。
但对江有有个人而言,她的人气也一路攀升,多家教培机构向她抛出橄榄枝,想让她过去任教,献身说法。其实就是想利用她的人气招生。
电视台和自媒体也向江有有提出采访的请求,出于宣传方面的考虑,江有有没有理由拒绝,黄忠乐见其成,让乐团上下通力协作,一定要把乐团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
江有有看着排满的日程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团长,这是什么活动?为什么没人提前跟我说?排得这么满,我还哪有时间排练。”
黄忠看了一眼,“这是你的母校管弦乐团成立十五周年的庆典,你们学校联系过乐团,想让你去做嘉宾,同时也做一次演讲,把你的学习经验跟同学们分享分享。我想着是你的母校,就先替你答应了。对了,他们还说,想请你做管弦乐团的名誉团长,有空的时候过去指导一下。我没有替你答应,这毕竟不是你的专业。”
江有有嘴角微抽,“周三是几个意思?那天晚上我还有演出呢!这周演出结束,你想怎么排都行,我的演出任务那么重,又有这么多的采访,你让我去演讲,我哪有时间写稿子。”
宣传她可以配合,她义不容辞,但这种可以推辞的社会活动,她完全没有心情参加。
她毕业十年,母校从来没有邀请她回校,这几年的校庆也没有请她回校观礼,像是忘了还有她这个校友,而她也不想参加这些需要与人社交的活动。
但这次学校没有与她联系,团里直接给她派了任务,让她根本没有办法拒绝。
“我不去!”江有有把行程表上周三的安排划掉,这才周一,她做了三个采访,已经感觉到身心俱疲,生怕说错话,不得不字字斟酌,“那天下午我想休息。”
“那是你的母校,这样吧,演讲稿我让人给你写。”黄忠晓以利弊,“你现在的任务是打开知名度,专业能力你有,但就是缺乏名气,只要巩固住目前的人气,谁也不会随便换掉你。我也不用再迫于压力,不得不妥协。”
“我也要背的呀!我有这个时间吗?”江有有可不觉得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万一适得其反呢!”
黄忠好言相劝,“小江啊,你就是去露个面,耽误不了太长的时间。你们学校非常重视这次管弦乐团的庆典,一定要你去参加,以壮声威。你不能不给这个面子吧!”
这时,剧院订票处的人走过来,“团长,你就跟小江实话实说了吧,一中跟咱们剧院签了购票协议,每个月只要乐团有演出,至少购票一百张。为了这每月一百张的票,小江你也得走这一趟。”
这可是大单!
梦想是需要现实支撑的,这一点都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