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凤坤宫(1 / 2)

十天之后,江羡淳带着苏珮回到了京城。

为了赶路,江羡淳身上的伤势还未痊愈,因此到了摄政王府便又再次晕了过去。

府医手忙脚乱地开始医治,摄政王府上下大乱,苏珮守在江羡淳身边寸步不离。

消息传到了皇宫已是半夜,正在批阅奏折的江宸彧动作一滞,笔上的墨汁滴下,在奏折上晕染开来。

江宸彧将笔放下,身旁的大太监连忙上前为他掸去奏折上的红墨印。

“真是命硬,长禁军的精锐尽数没有消息,他反而安然回来了。”

底下汇报的人头埋得深,向江宸彧汇报着,“摄政王如今重伤,据其府医所言,他身上已经千疮百孔,恐怕熬不了太久。”

“是么?”江宸彧看着呈上来的奏报,似笑非笑。

好半晌,他挥挥手让人退下,御书房里只余他一人。

他笑容收敛,双手握紧,将那份奏报置于烛火上,看着它燃烧殆尽。

好半晌他才起身,摆驾凤坤宫。

凤坤宫正是如今太后居所,听到皇上前来,太后着了素衣接见。

“听闻母后近日有梦魇绕身,母后可还安好?”

江宸彧脸上是恭敬温和的笑容,太后轻叹一声,笑道,“许是这些日子后宫事情太多,太医给本宫开了安神的方子,已经没什么大碍了,难得皇帝有这份心。”

“后宫之事交由皇后处理便好,母后还是不要操劳了。”

“皇后初掌凤位,尚未立威,哀家只是帮她处理一些罢了,不妨事。”

太后两句话便将这件事情囫囵了过去,看着江宸彧问道,“皇帝这么晚来所为何事?”

“有些事情想要问问母后。”

“什么事情?”

太后看向江宸彧,这几个月收回朝堂权力后他越发沉稳,喜怒不形于色,颇有明寿帝的风范,治理朝臣的手段也较之明寿帝不相上下。

江宸彧面带微笑,“母后调动长明军,所为何事?”

听到江宸彧的问话,太后转着佛珠的手顿了顿,“你都知道了。”

“十三弟擅自离京,朕便派了人跟踪,路上发现了不对劲,除长禁军外,竟还有一拨人在暗中跟踪他,仔细调查后,才发现竟是母后派来的人。”江宸彧脸上的笑容不变,“母后这番动作,不怕十三弟知道了寒心吗?”

他语调温柔,说出的话确实十足的质问,太后看了一眼江宸彧,摇了摇头,“哀家也是没有办法,他在一日,朝堂上的大臣就不会真心辅佐你。”

太后所说便是这些日子江宸彧遇到的难题。

虽说江羡淳不理朝政交出了所有的权力,但朝堂上曾经跟过他的大臣却总是跟他唱反调,也因此他时常叹息,被那些人甚至逼成了如今谨慎多疑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