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论江羡淳变成何样,在苏珮的面前,他依旧有着过去的影子。
见到江羡淳又在伏案工作,苏珮叹息一声,“你这比我都忙了,一天比一天活多。”
苏珮这么说着,走到了江羡淳的桌案边,在一旁坐了下来。
寝宫里的陈设又再次改动,原本的书案被改造成了书房,后面的内室变成了偏殿,偏殿旁,才是江羡淳如今的寝宫。
书房的桌案旁还有一张楠木椅,上面垫了蚕丝褥垫,众人只当是江羡淳累了在一旁歇息用,却不知道那是给苏珮留着的。
尽管每个月只有短短的相聚时间,江羡淳也想让她舒舒服服地陪在自己身边。
自从十八岁后,明寿帝的那些刁钻问题变少了,开始正视这个十三皇子的才能,虽有些纨绔不着调,但每次办事都能办的恰到好处。
按理说皇子成年后是要离开皇宫自立府邸的,可饶是皇上问了多次,江羡淳都不愿离开皇宫,其他皇子十七岁后都封了府邸,只有江羡淳至今仍在宫中。
苏珮不知道江羡淳怎么说动皇上让他留在宫里的,只知道如今明寿帝很依赖江羡淳的主意,重要的事情都会交给江羡淳去做。
看着他如今意气风发的模样,苏珮多少是有些欣慰的。
“朝堂杂事繁多,如今父皇将这些都交给了我,我自然要处理好。”江羡淳抬起头,看着苏珮,抿唇一笑,“今日带了什么?”
“米卷,剩不多了,索性都拿来了。”苏珮举了举手上的零食,分了几袋子给江羡淳。
江羡淳伸手接过,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苏珮的投喂,这些食物与皇宫食物不同,其中美味确实难以寻到。
二人又是片刻宁静,苏珮坐在江羡淳旁边,看着他忙活着的那些案卷。
其中大多都是各地百姓的民生苦难,按理说应当由各地县官知府处理,但不知为何他们都说无能解决,因此全部上表,这活便落到了江羡淳的身上。
苏珮咬一口米卷,指着上面的问题,说道,“雨多渔民不好捕鱼,无外乎是气压、温度、水中氧气含量的问题,这种自然现象你们现在又没有科技手段,想要彻底解决还是有点难的。”
听了苏珮的话,江羡淳便看了她一眼,问道,“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不知道,我对捕鱼这行涉猎不深,不过看着地方应该不是海边,若是湖海之滨,为什么不建个池塘自行培育?
有了鱼苗,也不用冒着风险出去捕鱼,每年产量什么的都可控制,同时还能招人打理,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劳工问题。”
苏珮摇摇头,她是个搞农业的,对养殖业一窍不通,虽然说养殖也有一定风险,不过按照现代的养殖成果来看,人工圈养反而更加靠谱一些。
江羡淳咬了一口米卷,仔细咀嚼她的话,半晌点点头,“可行,不过一家之力恐怕困难,可以多组织一些渔户进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