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时间很快过去,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听着乌蒙说在县城的趣事,以及苏家还在京城时的那些美好回忆。
嘻嘻哈哈,氛围温馨。
也不知道吴玲回家怎么说的,吴大婶之后也没有再来找麻烦,吴家的人也没有再出现过,倒是让苏珮他们有了不少清闲。
年关眨眼过完,很快便到了苏珮与村长约定好查看成果的日子。
苏珮天天都要去田间查看,观察种苗的生长情况,许是上天给她机会,这些天天气慢慢回暖,种苗竟长得比她预想中的还要好些。
之前做的对照也有了初步成果,效果相差不大,不过先改良后种植的土地要比边种边培的植物长得更加快些。
有了结论,苏珮便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村长携众人前来验收的那天,天朗气清,看到满田绿油油的植苗时,饶是村长之前便知道,还是忍不住震惊了。
苏珮整整中了两亩地的粮食,一亩中了麦苗,另一亩种了几种不同种类的蔬菜,都散发着勃勃的生机。
没有什么比亲眼见到效果更加能够说服人的,村中不少人当即决定将田地改善交给苏珮。
承包两年罢了,而且村长也跟他们解释过了,只是种什么由苏珮决定,他们还是能够收获粮食,多出来不需要的才由苏珮低价收购走。
这买卖他们一点都不吃亏,甚至还有占便宜的道理,他们当然愿意。
村里人只有零星的几家不愿意参与,其余的都积极踊跃,苏珮并不强求,让村长登记好想要改善的人家,到时候统一教学。
一听说还有教学,村长乐得合不拢嘴,一天内便将人员组织好,签订好了承包协议,各家出一人,齐聚在一起由苏珮教。
苏珮先是了解了这边的农业知识,再根据他们的种地习惯给出了建议,众人细心记着,生怕漏了那个步骤。
教完基本知识,最重要的便是改善土地的肥料,苏珮定了个时间,让每家轮流去她家取调配的肥料,先耕好土地再施肥。
做完这些已经是初十了,签好了协议的人自发开始了农田改造,整个村子忽然间变得积极起来,也惹来了其他村子的好奇。
隔壁的霍玉村田地情况不比白云村好多少,见他们整个村都大张旗鼓开始种地,便有人跑过来询问。
看到苏珮那满满两亩田地里都是绿油油的植苗时,那些人也愣了,问了好半晌才从别人口里问出来。
苏珮整改田地的消息一时间不胫而走,周围的村子全都在盯着白云村的改善结果,不知是等着出成果,还是等着出丑。
而作为热点中心的苏珮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周边村子的名人,初十是个好日子,他们举家要搬迁到县城里去。
季沅心不能太劳累,苏珮便叫了辆马车,扶着季沅心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驶过村口,一个多月前冷冷清清的村子此刻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有人认出来苏珮,还笑着打了招呼。
马车一路平稳驶到县城,乌蒙也早早的就在宅子门前守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