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梁二哈哈笑道:“我说怎么那么合我口味呢?原来是我闺女做的呀。”
沈茂林尝了一口锅包肉,笑道:“梁兄教女有方。”
随即又对着欣姐儿道:“的确很好吃。”
“谢谢。”
欣姐儿拌了拌面条,想着上午梁二他们迟迟不回,应该是去田地里找何家兄弟了。
她垂着眉眼,问道:“何妞妞的事何家兄弟怎么说?”
“我已经嘱咐过他们不可再让外人知道妞妞的事了,都是自家人,他们也会把这事烂在肚子里的。”
“大人的事我不想再多管,但孩子的事我不能不管。想必村里像妞妞这样的小姑娘也不少,大人们都忙着田地里的事,孩子每日在村中游愰出个意外也没人知道。”
“所以我想在村里建一所女学,收三到十六岁的孩子。”欣姐儿抬起头,目光坚定,“免费教她们读书识字,包她们一日三餐。”
沈茂林的目光在她身上俊巡着,淡淡道:“可以。”想法不切实际,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农家又不比城里,一年到头都是活计,家里少一个人干活,就少一份收获。
但三四岁的孩子,大家肯定还是会愿意送过去的。
送了女孩,不免就想送男孩,想到自己大儿子也是五岁的时候掏马蜂窝摔坏了脑子,沈茂林不由问道:“怎么只收女孩,不收男孩?若是收男孩,梁家在村中的声望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这世道,对男子已经够优待了,不管是朝廷,家族,父母,男孩都排在女子之前,可为农,可学匠,可从商,可考学,只要有手有脚不懒惰,他们到处是出路,肯定饿不死。
可女孩呢,有的只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辈子都依靠着男人过活,无路可走。”
她顿了顿道:“身为女子,我只想力所能及的帮帮她们。”
闻言,沈茂林一怔,不想如此狠厉的女子也会是个菩萨心肠的人。
“以后这话不可轻言对外人说,那都是千百年留存下来根深蒂固的东西,不可轻易反驳。
女学的事若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忙。”他是娘亲独自带大的,对女子并无太多偏见,可世人却并非如此。
“您是三里村土生土长的人,以后女学的选址建工和招生还都得您协助才行。”
沈茂林自是应下,两人又在饭桌上算起了建女学所需要的费用。
五两银子能买两匹细布,农家的粗布旧衣也费不了几文钱,考虑到缃色布料不适合男子,方氏便在问村民买旧衣时买了一匹烟灰粗布。
午饭后,一并都交给了欣姐儿。
她帮着大儿子净了手擦了脸,哄着他睡午觉,见他睡熟了,就转身钻进了丈夫的怀里,笑道:“逸哥儿已经开始春心萌动了,我们得开始好好攒聘礼了。”
“他才多大?是不是有点早了?”
“他也不小了,只是还没开始窜个头,夏天就十一了。”
想到住在家中的梁家三个女孩,沈茂林皱眉道:“相中了梁家姑娘?”
“嗯。”
“玥姐儿,还是欣姐儿?”
“瞧着像是欣姐儿。”
“哎呦,你今天是没瞧见他那样,早上跟人笑的牙根都漏出来了,中午还追着人进了灶房,打趣几句,那脸皮红得跟猴屁股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