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疯了。”昭帝要急于想出一个应对之法。
“朕不要脸面了?人的边关大军,跑到咱们的地儿,溜达一圈儿再回去,你不要脸朕还要呢?!”
昭帝在里面骂,外面的人都缩了缩脖子,也不知璃王在里面说了什么,竟然气的陛下如此。
“那就飞鸽传书告诉二哥,让他消停些,毕竟天晋的边关将士,谁知道有没有萧连溪的人呢?”
顾蘅觉得,还得再加把火。
“你觉得,老二要是听朕的,他能如此妄为?朕至于把他撵去守边关?还传书,传书了他就会放行?你知道他在边关干什么?”
就是因为知道了老二不是个听话的,所以昭帝才会如此暴躁。
“那父皇还把他撵走,他走远了,想干什么,父皇怎么可能知道?”与其丢远了,还不如在身边看着。
“怎么?把老二留在都城,你俩再斗起来?然后朕再废一个儿子?”昭帝才不会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民间盛传一句话,天高皇帝远,您将二哥撵去边关,就不怕他在外头做什么事,然后打回都城吗?”
静默,紫宸殿里,是久久得静默。
“其实父皇心里很清楚,这件事跟儿臣,跟云丝并没有任何关系,罪魁祸首本来就是二哥。”
所以,顾蘅和云丝,才最无辜。
“二哥胆子很大,亲自去了佛寺,然后诱骗太子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害丝儿,虽然太子受的伤,是儿臣和云丝,周庭轩共同所致,父皇厌弃我三人,但是,罪魁祸首除了被撵去边关,他并没有什么损失。”
所以,虽然知道了罪魁祸首是谁,但是,他却是受害最轻的一个。
“父皇,您这也恰恰是给了二哥机会,罚得太轻了。”
“……”昭帝只是想到了让他们不再斗起来,但是却没有想到,走的远了,干什么事儿都城的确不能最先知道。
“说来说去也就是朕的错呗?”昭帝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心里已经很明白了。
“父皇既然知道了,那就该想想这件事该怎么弥补,因为不是任何事情,都还有回旋的余地,若是萧连溪在边关,有任何不称心的事了,这件事对我们大烨没有一点儿好处。”
“那……三日后,传飞鸽传书给老二,就说……”
“就说使臣至边关,不得为难半分,要求使者全部人员,安然无恙离开边关,不得扣押一人,若违抗此令,回都城受审。”
昭帝看了看顾蘅,最后,还是点头了。
“这次科举,办的不错,只是还有很多人,没来得及参加科举,选上来的,家世清白,不同流合污得,有几人?”
这件事,既然已经尘埃落定,那就不再提了,可是朝中官员的事,该办了。
“父皇,要儿臣把贪腐的官员都挖出来了?”之前一直没有挖,那是因为使臣在,挖起来不好看。
“使臣都走了,你不挖,等什么?”
昭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意思就是,可以开始了。
“儿臣遵旨。”
“只不过,会有很多人不能及时上手,所以你要做好准备,看是一次罚出,还是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