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错了,本太子就是来挖墙脚的。”本来以为萧连溪还要周旋一番,结果他竟然就大大方方的承认了,看来还真是没准备藏着掖着呀。
“连溪太子果然坦诚,我以为你只是明面儿上说一说,不会这么快就承认,但是如今没想到,您竟然这么直接。”
周庭轩在一边儿已经听不下去了。
“这位是……”萧连溪的确不认识这个人。
“如今的都城新贵,在科举之中,炙手可热的人之一。”顾蘅倒是还没有那么沉不住气。
“早听说,大烨将如今选拔官员的方式,变成了科考制度,这样的话只要是没有家中没有获罪的人,都可以因为这场科举入仕途,只是没想到今天竟然在王爷这儿遇见了。”
有一说一,不得不说,大烨的科举,的确是可以让诸国争相效仿的好办法,这样的话也能够选出更加贤能的官员。
但是因为是一开始刚刚实行,虽然诸国都知道这个法子可行,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去运作,萧连溪如今来这一趟,也是想知道这个科举究竟是怎么个科举法。
“如今都城的学子考科举的很多,也还有几场考试还没有开始,只不过不知道连溪太子,要在都城待多久,若是时间来得及,指不定……还可以看看最后一场殿试。”
萧连溪知道,顾蘅这是在试探他什么时候走人。
“璃王殿下,本太子今天才到你大烨都城第二天,本太子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走啊?不是还有几场考试吗?什么时候开始?不如,到时候你带本太子逛逛?”
萧连溪为人说话,从来都不是在暗地里知道就好了,他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什么隐藏在话里的意思,他都可以摆出来说,因为他总觉得,这样猜来猜去的也太没意思了。
“到时候如果得空,可以带连溪太子去看看。”
只不过是一个选拔官员的制度而已,还没有必要藏着掖着,并且古往今来,是有一些国家留不住官员,官员可能在这个国家当谋士,后来发现这个国家不行了,又到另外一个国家去当谋士。
“方才,璃王殿下,所说殿试,是为何?”其实这个名字他也早就听说了,只不过一直都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外界的传言也都众说纷纭,很多人都说的不一样。
“殿试,是由父皇作为主考官,选出此场科举的前三甲,然后任职。”
竟然是这样?
“那参加科举的人,在大烨,大概有多少呢?”如今大烨,究竟有多少学子,参加科举呢?
“每一场考试的人都不一样,科举考试共分六场,最高的便是殿试,可能会从最开始的十数万人,亦或者是几十万人,走到最后的殿试,只剩下不足十人。”
萧连溪如今听到之后倒确实有些惊讶了。
这样的考试不亚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能够选出来的人也绝对是人中龙凤,日后定是要有一番大作为的。
“璃王殿下这么说,倒是听的本太子心痒难耐,这样的科举制度,完全可以让诸国效仿,正好如今大烨与天晋,化干戈为玉帛,若我天晋能得此科举制度,想必也是极好的。”
最后这句话,云丝听的眉头皱了皱,这句话好丝丝曾相识。
“这件事,连溪太子,可以去问父皇,毕竟这个东西虽然是本王提出来的,但是最后首肯的却是父皇。”
顾蘅,才不会对他说那么多。
“说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