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蘅其实知道方才云丝想给丞相挖坑,但是丞相反应过来了,并没有上钩。
如今演变成军营比试,也算是名正言顺。
“王爷要再建造一个军营?陛下知道此事吗?况且在都城,哪里需要两个军营?”一句话,他不想同意。
“父皇一定会同意我的提议的,所以只要丞相你同意了,一切都好说。”
这才是今日,如此行事的原因。
丞相也没有想到,原来竟然在这儿等着他呢?
“臣……不同意。”
就知道你会不同意。
“阿弟,如今这三万两银子到手了,你可开怀吗?”云丝的意思,丁策秒懂。
“不高兴,他们砸了阿姊这么重要的东西,三万两银子怎么够?我明儿个就去大街上好好说道说道,这样才算解气。”
丞相忘了,即便今日息事宁人,也照样会有把柄存在在他们手上。
“丞相大人,如果让都城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他们信任的国家和军队,到头来欺负老百姓,他们会怎么想?如果在都城经商的其他商户知道,会不会人人自危?会不会每年每一个月,都心甘情愿的交税,以供军饷呢?”
周庭轩如今还没有官职在身,所以他还是顾蘅的谋士,而且是个不怎么好惹的谋士。
“阿兄说的对,这税我也不愿意交了,如今我名下的铺子,缴税的总额,已经超过了好多都城的商户,供养着一群随时要找事的将士,还不如关门呢。”
关门关门,又是关门。
“王爷要重新建造一个军营,难道就是为了比试那么简单吗?”
丞相本来不准备谈,但是听到身后两兄妹的一唱一和,最后还是妥协了。
“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了,本王要选的是精英,能在战场上以一敌十的精英,这样的话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不会造成太多伤亡。”
顾蘅没有细说,反正成果,最后摆出来就是了。
“那……王爷请便。”
丞相这么大的麻烦,被顾蘅抓住,完全就是很好挟制他的东西。
次日,顾蘅要建立新的军营的事,在早朝的时候,传了折子上去。
昭帝,都不知道如今自己这个儿子到底想干什么。
“你要建军营,怎么不提前跟朕说?”昭帝被这么一封折子,打了个措手不及,匆匆下朝之后,就把人叫到了紫宸殿来,想要问个明白。
“那是因为儿臣知道父皇会同意,所以丞相松口之后,儿臣就上折子了。”
“丞相松口了?你们到底干了些什么?能让那个老狐狸松口?”昭帝果然什么都不知道。
“父皇不知道吗?太子昨日纵容了几个军营将士,到南亭撒野,砸了一件瓷器,丝儿坑了丞相三万两银子,还顺带拿了个把柄,他就松口了。”
事情是怎么曲折办到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就差一纸圣旨了。
“一件瓷器坑了三万两?你在外二十多年都认识了些什么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