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丝让人找了,眼下城中,并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所以还不如住一处好的。
四人一起围坐在火堆旁边,聊着天,云丝也准备了解一些情况。
明明有更好的屋子,虽然怕有流匪来,但是那处,也确实是能住人的,来了人,再跑就是。
“那处没有藏身之地,如今只剩了我们老人和孩子,万一来了人跑不掉啊。”
原来是这样,是因为怕跑不掉,所以思来想去住在了最隐蔽的地方。
“我们听说,太子曾在淮安城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途中究竟发生过什么?”
暴动的灾民,进城之后,又干了什么,因为如果他们继续南下,就有很大的可能碰到那些已经反了的灾民。
“周某也想听听,以备南下不时之需。”
周庭轩带着周一走了进来,他们一直在听着几人说话,但是无奈天色已晚,外头太冷,还不如厚脸皮走进来烤火。
“你们两个怎么来了?”云丝显然没发现这两个人。
“他们两个,一直跟着我们。”顾蘅并不意外,他早就发现,周庭轩跟着他们了。
“好好儿一座淮安城,偌大的一座城池,如今只有几百人,很不安全,我就带着周一四处走走。”
周庭轩坐下了,屋子里就显得有些拥挤起来。
“老人家,我是韶城人士,与顾蘅他们也算是老乡,你不要害怕。”顾蘅其实也想了解一些确切的消息。
“我认得你们,你们是一起的。”还是那个孩子。
“老人家,我们的确很想知道,在太子带着官兵到淮安城之后,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我知道虽然会让您觉得不快,但是发生的事情,可能会成为我们南下保命的关键。”
找老人家听完之后有些意外,像是十分不理解一样。
“如今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淮安城即便白日也没有那么暖和,你们还要南下,还没有过冬的衣物,还有可能会碰到反叛的那群灾民,这不是不要命了吗?”
大概是城中的百姓都觉得他们是一群好灾民,所以才会说这样实在的话,也是设身处地的为恩人着想。
“可是我们盘踞淮安城,此处并没有郡守,朝廷也没有下发文书,也就是说淮安城是不会理会灾民的,所以我们只能南下。”
即便日后淮安城有了新任郡守,也不会一开始就收纳灾民,这件事还得朝廷松口。
“大不了就是再等一等,可是你们南下,是真的会丢性命的。”面前的老人还是想劝阻他们。
“我们南下之意已决,如今就是想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老人见实在是劝不动了,重重的叹了口气,才回忆起当时发生的事。
“其实在太子来淮安城前,已经有不少在灾民路过了淮安城,郡守也迫于压力拿出了一部分粮食赈灾,结果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他们是离开了淮安城,但是后面的灾民也听说了,知道淮安城有活路,可是等他们到了淮安城时,太子殿下也到了淮安,并且下令封城,所有人不许进出,灾民在淮安城外等待多日,光是我们在城墙下听说,每日都会死不少人。”